中考科学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doc

中考科学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doc

ID:53304707

大小:1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3

中考科学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中考科学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中考科学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中考科学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中考科学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科学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动滑轮考点复习(二)滑轮、滑轮组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F1l1F2l2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2(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2、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滑轮组: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1n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n(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F1l1F2l2考点2、滑轮1、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

3、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2、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2(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3、滑轮组5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4、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1n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n(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   斜面:W有用=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

5、:W额=fL   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FS=W有用/η   斜面:W总=fL+Gh=FL   4.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公式:   斜面:   定滑轮: 5  动滑轮:   滑轮组:   ③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5.机械效率的测量:   ①原理:   ②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③器材:

6、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④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⑤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有关机械效率的计算是力学中的难

7、点之一,针对有的同学对机械效率公式中各量意义理解有困难,现将有关机械效率计算的五种不同情况总结如下,以帮助同学们区别和掌握.一、斜面的机械效率5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提升重物问题根据拉力F作用位置不同分为两种情况(二)水平拉动问题,也根据拉力F作用位置不同分为两种情况一、初步认识滑轮2.介绍滑轮的结构: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观察使用时的情景:a.使用时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这种滑轮称为定滑轮;b.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称为动滑轮。54.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1.回忆杠杆的五个要素,找出定滑轮支点,确定其动力臂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