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临床意义.doc

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临床意义.doc

ID:53299750

大小:5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3

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临床意义.doc_第1页
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临床意义.doc_第2页
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临床意义.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临床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检测临床意义【摘要】目的通过对患者的血小板相关指标予以检测,探讨其结果指标就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中的影响,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2月〜2013年元月间就诊的16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组的血小板(PLT)和血小板压积(PCT)的检测值低于健康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检测值高于健康组,患者组中尤以重型肝炎组与肝炎后肝硬化组最为明显。结论通过对患者的血小板检测可以初步诊断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的发生,做到早期预防,及时治疗,在临床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PLT;PCT;M

2、PV;PDW病毒性肝炎属临床上常见的肝脏类疾病,慢性病毒性肝炎如果长时间不能治愈则会发展成为肝硬化,最终导致肝癌[1]。为了减少病毒性肝炎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危害,已经有不少研究者致力于此病方面的研究,并且已有研究者发现病毒性肝炎的发生与血小板的减少及其相关参数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必然性[2]。本文以河南省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10年2月〜2013年1月间就诊的16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对象,其中男性占107例,女性占53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3岁,按照临床类型将患者分为四个组,分别为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和

3、肝炎后肝硬化组,每组患者各40例,以同期体检的48例肝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设为健康组。以上患者组中的患者均确诊为病毒性肝炎,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各组检测者就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极显著差异、显著差异以及不显著差异。2结果患者组的PLT和PCT的检测值低于健康组,MPV和PDW检测值高于健康组,患者组中尤以重型肝炎组与肝炎后肝硬化组最为明显。3讨论血小板又名血栓细胞,具有止血的功效。其相关参数主要有以下四项:PLT、PCT、MPV、PDWoPLT代表血小板计数,是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数目;PCT代表单位体积的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所占体积的百分比;MP

4、V代表单个血小板的平均容积,PDW代表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3]。本组研究结果发现,患者组的PLT和PCT的检测值低于健康组,MPV和PDW检测值高于健康组,患者组中尤以重型肝炎组与肝炎后肝硬化组最为明显。以上结果提示,肝炎患者的严重程度与PLT、PCT、MPV和PDW相关[4]。综上所述,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小板相关参数进行检测,不仅能初步诊断患者的严重程度,更可以进一步诊断因病毒性肝炎而导致肝硬化的发生,做到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故此方法属一种有效、快捷的检测手段,就临床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参考文献[1]吴金根,李佳.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病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医学检验与临床,

5、2009,20(5):65-66.[2]李娱,孙长宇,周言.非侵入性检查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评估.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3,6(3):144-147.[3]叶小净•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血小板4项指标的测定意义.临床肝胆病杂志,2007,23(2):135-136.[4]李志彬,唐长华,吴建红,等•乙型肝炎肝硬化血小板二项参数测定及临床意义.数理医药学杂志,2011,24(4):411-4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