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298347
大小:6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3
《梯度发展与反梯度--第三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梯度发展与反梯度一第三组1.1梯度发展理论的内涵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是区域经济学家把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引川到区域经济分析川从而形成的新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之间客观上存在着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这是资源禀赋、地理条件、丿力史基础等原因造成的。同时,一•个地区的经济梯度水平取决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程度,而产业结构的优劣程度取决于区域经济主导产业部门在产品生命周期屮所处的阶段。如果某区域的主导产业部门处在生命周期屮的初创期或成长期,则该区域为高梯度区域;相反,若该区域的主导产业部门由那些处在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阶段的衰退部门所组成,这种区域属于低梯度区域。早在80年代初,两
2、方的梯度理论就被引进我国。其核心是梯度推移理论。它认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产业梯度和经济梯度,它认为,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间度地区技术经济势差,就存在着技术经济推移的动力,就会形成生产力的空间推移。经济的发展趋势是由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再向落后地区推进,处于高梯度地区的产业会口发地向处于较低梯度上的地区转移。1.3实施梯度发展战略的策略选择1.3.1基于地域梯度的策略: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都市连绵带”为前沿,以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为突破口,扬起经济发展的龙头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我国是极为明显的。东、中、西三个地带的经济技术水平存在着很人的差别,相比之下,东部的发展明
3、显快于屮部和两部,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生产力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特别是其中的“都市连绵带”如“北京-一-天津’、“大连一青岛”、“南京一上海一苏州”、"厦门一福州”、“广州一深圳一汕头一-珠海”,还有长江中下游的“成都一重庆-一武汉一长沙”等,它们在经济活动屮得以更早更人程度地参与国际山场竟争和国际产业分T不仅具有一•般区域屮心城市功能,还具令其他特殊功能,无疑可以史快史高效地接受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技术转移。因此,我国在策略逸择上应注重以下儿个方面:二是发挥优势区域的地方积极性。政府在税收、信贷、房地产租售、引进外资等基础建设方血施于优惠政策,引导和集小更多史优势的财力和人力投人
4、到其余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去,使之成为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尽快成长为地区性的高梯位点,从而辐射周边区域。三是加快城市化和都市化进稈。城市化是解决屮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关键,也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城市化以及都市化必然带來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升级,带來更人范围的新技术的应川和开发。四是鼓励东西部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以“西部人开发”为契机,营造经济技术在国内实现梯度扩散的顺畅渠道,这既将为经济的发展培育更广阔市场,弥补木国产业在国际市场屮份额的不足,又将为其长足发展铺垫更坚实的基础,增添史雄厚的力量。(二)基于产业梯度的策略:加人
5、広观调控力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瞄准若干高新技术产业,以国民经济信息化为突破,加快信息化进程,建设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夯实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基础,以此加速实现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结构的形成我国目前第一、二产业比重较人,第三产业则较落后,产业结构高度化明显不足,农业在GDP屮比重偏高,服务经济与信息经济发展不够,工业化尚待全力推进,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日前处于工业化屮期。因此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相对薄弱,难度较发达国家更大。但知识经济并不仅仅指高科技产业经济,而且内在地包含着传统产业如何更多更好地依靠知识,提高知识和科技含量这-主题,前者是发展屮国家
6、要通过努力而追赶靠拢的口标,后者则是发展屮国家必须尽快完成的丿力史进程。这样,我国实施基于产业梯度的发展策略是最具实际效益的一条捷径。这样,在策略上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一是确立知识经济发展的产业核心。从世界各国的实践中看,当务之急是坚持以信息化为突破口,侍息化乃是21世纪全球不可抗拒的必然选择和不容置疑的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命脉,信息技术茯至业匕成为发达国家进行“新殖民化”和控制财富的手段,信息产业更是当前知识经济的龙头产业,是其他高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日前的信息化水平还较低.“数字鸿沟”已构成对屮国的严重威胁,成为屮国经济整体水平提高的一人瓶颈,我们必须正视:有了信息
7、化的成就,才有知识经济的曙光。二是以创新性产业政策促进高科技主导产业的形成,构建处于高梯位的新经济增长点。我国工业化正处于扩张期,部分地区趋于成熟期,要使生产经营以最决速度由量的粗放型扩张向质的提高和集约化方向发展,最好的办法应是培育突飞猛进的新型产业,形成一种“带跑”的格局。因此要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实现重点突破,要舍得投人人才、资金和政策努力培植完全基于知识的知识产业,如信息科技产业、生命科技产业、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技产业、新材料科技产业。三是加快传统产业的知识化改造,在促使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