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28475
大小:166.9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8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的回顾与反思_房艳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29卷第9期经济地理Vol.29,No.92009年9月ECONOMICGEOGRAPHYSep.,2009文章编号:1000-8462(2009)09-1530-05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的回顾与反思112房艳刚,刘继生,程叶青(1.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吉林长春130024;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吉林长春130012)摘要:首先梳理了关于区域经济和农村发展的相关理论模型与学说,然后总结反思了目前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模式,最后运用模式匹配方法,讨论了不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动力机制、存在问题和今后的改进策略;可
2、验证不同农村经济发展理论的有效性,也可以为农村区域发展不同模式的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关键词:农村区域;理论模型;经验模式;模式匹配;区域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改革开放后,由于幅员广阔,地域差异悬殊,我产环境相关。企业及其适应变化的能力是实现经济国形成了多种各具特色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增长与发展的决定因素。区域通过出口资源、劳动对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研究以对某一地区(省、市、力、产品和服务与其它区域互相依赖。因此,区域经县)的实证研究和成功案例的微观解析为主,经验济发展取决于每个区域在国家与国际环境中生产[1-2]主义的倾向比较重。相关的理论研究刚刚开
3、始,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对于区域产出张富刚、刘彦随从区域空间系统的角度,对农村发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理论有不同解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进行了分类归纳,但对于每种释。如表1所列,按生产函数Y=f(X,W,Z)包含的[3][4]模式的理论依据、现实局限或问题着墨不多。成功要素,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模型可分为四大类。案例面临哪些问题,今后如何持续发展?落后地区表1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模型Tab.1Theoriesandmodelsofregionaldevelopment发展的主要约束条件是什么,实施哪些战略与政策模型生产函数理论才能兴盛?目前的研究对这些问题
4、缺乏系统的回新古典增长理论传统模型Y=f(L,K)答,原因是目前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动力诺思:出口基地理论机制、演化规律等基本理论问题的系统研究不足,累积因果理论纯集聚模型Y=f(AE,L,K)增长极理论特别是对于理论模型与经验模式的匹配问题缺乏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科学的认识和评价。农村区域作为一种经济类型地方环境模型Y=f(LM,L,K)内生增长理论劳动力组织演化理论区,其经济发展既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企业孵化器理论也具有一定的类型规律。同时,由于资源禀赋、地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区位、经济水平和社会文化的差异,不同农村区域地方创新模型Y=f(I,LM,L,K)创
5、新环境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波特)的发展又表征出不同的经验模式。本文将对农村区诱导学说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和实践模式进行系统的回非贸易依赖理论顾与反思,以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Y:投入或产出,L:劳动力,K:资本,AE:外部性引起集聚效应或规模效应,LM:地方环境,包括空间、人力资本、技术、网络,信任,文化和政策,I:创新。1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与学说1.2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学说1.1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模型关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三种学说: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竞争力有关,竞争力内生发展学说、外生发展学说和内生—外生混合学是经济发展过程的核心。竞争力与区域
6、企业及其生说。这些学说产生了不同的农村发展政策和战略。收稿时间:2009-04-18;修回时间:2009-08-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601027)、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学科前沿领域项目(编号:KZCX3-SW-NA3-19)和东北师范大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编号:20090604)联合资助。第9期房艳刚,刘继生,程叶青: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的回顾与反思15311.2.1外生发展学说。基本观点是:农村区域发展是社区发展的创造性破坏理论强调乡村遗产(自由外部决定的。发展收益倾向于输出到的区域之然环境、民俗风情)的商品化。该理论认为乡
7、村遗产外,农村的利益诉求倾向于被践踏。外生发展学说的商品化发展是基于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企业投曾经占据着解释农村区域发展的主流地位。在农村资、乡村遗产消费、乡村牧歌式环境的破坏。企业推区域发展政策上,外生发展学说认为农村区域发展介、销售、买卖乡村遗产,诱惑到乡村寻根、体验、怀的关键是引导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农村建立分支旧的消费者。乡村遗产的消费活动为投资企业提供工厂,鼓励城市生产企业迁向农村以为农村人口提的收益,也为乡村带来经济收益。日益增长的乡村供就业机会。实践证明,这种政策不能稳定农村经遗产消费往往会因过度开发而破坏了乡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