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282677
大小:1.73 MB
页数:43页
时间:2020-04-18
《必修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第一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学习目标1、掌握体液各成分的转化关系2、理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3、正确认识内环境稳态的基础4、理解对照实验的类型和判断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①_____,②_______,③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2.写出内环境3种成分之间的转化关系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一、对于多细胞生物个体来说,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检查复习情况,请对下列空格填写完整第一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回流渗透渗透细胞外液从细胞的角度看是细胞外液
2、,从人体的角度看相对人体的外界环境而言,细胞外液是内环境二、细胞外液的成分、渗透压和酸碱度1.③和⑤最主要的差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③和⑤理化性质的主要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⑤中蛋白质含量较少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2)③和⑤中,如果溶质微粒越多,则渗透压越___,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是________。渗透压指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3)③正常的p
3、H为____________。高Na+、Cl-7.35~7.45三、稳态的生理意义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动态变化:内环境的_______________都处于动态平衡中。(2)稳态:正常机体通过__________,使各个___________协调活动,共同维持_______的相对稳定状态。2.稳态的调节机制: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_的,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_________时,内环境的
4、稳态就会遭到破坏。成分和理化性质器官、系统内环境神经—体液—免疫有一定限度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出现障碍调节作用3.生理意义:机体______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点拨】内环境稳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机体的调节作用,二是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思维判断】1.细胞只要通过内环境,就可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分析】没有器官、系统的参与,通过单纯的内环境,组织细胞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2.膀胱上皮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分析】尿液不属于体液,更不属于内环境,膀胱
5、上皮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3.蔗糖属于内环境成分。()【分析】动物才有内环境,植物没有内环境。蔗糖是植物体内的二糖,不属于内环境成分。×××1.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比较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成分来源化学成分生活的细胞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内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③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①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②由消化道吸收而来蛋白质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很低各种血细胞体内绝大多数细胞淋巴细胞一、体液以及内环境各成分的关系阅读课本将三种成分存
6、在部位、成分来源、化学成分生活细胞进行比较2.体液各成分的相互转化的关系组织液细胞内液毛细淋巴管吸收淋巴毛细血管动脉端毛细血管静脉端血浆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1)血浆中的水分和一切能透过毛细血管的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绝大部分组织液又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渗透到血浆中(2)少部分组织液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3)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可见,通过相互转化这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典例训练1】如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
7、是()A.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B.细胞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是生物体的内环境C.甲、乙、丙和淋巴构成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维持丙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C【变式备选】如图为动物的某组织示意图。其中①是毛细血管壁,②是红细胞,③是血浆,④是细胞内液,⑤是组织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的直接生活环境是③B.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⑤C.葡萄糖由③进入②的过程是主动运输D.③⑤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Cl-D3、物质类别转移途径相关系统穿膜层数养料(如葡萄糖
8、)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废物(如尿素)循环系统泌尿系统O2呼吸系统循环系统CO2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进出上皮细胞(2)+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进组织细胞(1)=7层出组织细胞(1)+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进出肾小管壁细胞(2)=7层进出肺泡壁细胞(2)+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进出红细胞(2)+进组织细胞(1)=9层;若被利用+进线粒体(2)=11层;CO2运输主要不经红细胞,所以相应减少2层膜填写下列各种物质进出细胞的途径,请将穿膜的层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