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278496
大小:3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2
《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前对切口的界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前对切口的界定2手术围手术期是指患者入院从确定手术治疗开始(术前3-4天)直至手术后(5-7天)完全愈合的这段时间。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和手术涉及的相关组织器官的感染的发生。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可显著地降低术后感染率,促进手术后创口的愈合。但不合理的应用不但起不到预防感染的作用,反而会造成细菌耐药性、体内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加重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等。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是依据2004年卫生部颁布的285号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关于外科
2、手术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基本原则,应视手术野污染程度而采取相应的预防用药措施。而手术野的污染程度的辨别主要是通过对手术切口类别的界定来具体体现,由此可知手术切口的界定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前提,是预防用药措施具体实施的根本依据,其实际意义十分重要。外科手术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基本原则将手术野污染程度分为如下三级:1.清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
3、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4)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2.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3.污染手术: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
4、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如上所示,凡清洁手术界定为1类切口,清洁-污染手术界定为2类切口,污染手术界定为3类切口。随之按照相关规定判定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及合理制定预防用药方案。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与在手术过程中手术野所受污染度有关。既往多将手术切口分为三类:Ⅰ类清洁切口、Ⅱ类可能污染切口及Ⅲ类污染切口;然后,将切口愈合情况以及是否感染分为甲、乙、丙三级。这种切口分类及切口愈合等级规定目前仍在临床手术科室的医疗质量考核指标中沿用。2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三种类
5、别切口的分类方法,临床实践中发现这种分类方法不够完善,临床实际实践中也存在按4类切口分类法进行切口分类的情况,分类标准详见表1。2表1手术切口分类类别分类标准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炎症区,为进入呼吸、消化、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Ⅲ类:污染切口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Ⅳ类:污秽-感染
6、切口有关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亦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2按上述4类切口分类方法分类,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清洁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清洁-污染切口为7%,污染切口为20%,污秽-感染切口为40%。可见,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将新的分类Ⅲ类、Ⅳ类切口合并为原分类切口中的三类切口,而将原一类和二类切口的界定方法不变。22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