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怀念吴征镒院士.pdf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怀念吴征镒院士.pdf

ID:53270597

大小:210.7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7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怀念吴征镒院士.pdf_第1页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怀念吴征镒院士.pdf_第2页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怀念吴征镒院士.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怀念吴征镒院士.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回忆与怀念·“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怀念吴征镒院士孟颜吴征镒院士自1937年起开始从事植物学研究,在植物系统分类学、植物区系地理学和植物资结缘草木,关情草木源的保护与利用等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他是中国植物区系地理学派的奠基人,将植“原本山川,极命草木”,这句话是说要尽力物的系统演化、历史发生和现代地理分布有机地探索草木的本源。吴征镒亲笔书写了这8个字,刻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创性的区系地理研究方法和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球场边的一块石头上。学术思想;他提出了中国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他经常对年轻人讲述这8

2、个字的意义,这也正是他植物分布区类型的划分及其历史来源以及东亚植一生的写照。物区等一系列创新观点。他提出的被子植物起源吴征镒结缘草木,竟是家里的后花园。在的新观点和“八纲系统”的新方案,是中国人在((九十自述》一文中,吴征镒回忆了自己的童年和自己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东亚,从全球角度提出少年时代:“在家塾时,已因‘强记’,‘于书无所不的被子植物演化的新见解。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读’,从父亲的小书房中得见清代吴其浚的植物利用研究方面,他提出植物有用成分与植物物种名实图考》和牧野富大郎以前的日本植物图鉴》,分

3、布区的历史关联性思想,成功指导了我国诸多‘看图识字’地在家中对面的‘芜园’中认识了几资源植物的寻找、开发利用及引种驯化等实践问十种树木花草,初步奠定了日后专攻植物学的思题。他主编出版的(《中国植物志》、((中国植被想基础和志趣。”色彩纷呈、形态各异的树木花朵等不仅弄清了我国植物资源的本底和特点,而且吸引着年幼的吴征镒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植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从懵懂孩童到耄耋老者,吴征镒一辈子沉浸影响。在他钟爱的植物学研究中,践行着“极命草木”的鉴于吴征镒先生在植物学及其他相关研究

4、领精神。域作出的贡献,1999年他被授予号称“世界园艺诺贝尔奖”的日本花卉绿地博鉴会纪仿协会“考斯莫抗战烽火中依然坚持科学考察斯国际奖”,成为世界第7位、亚洲第2位获得该奖的学者。2008年l~I8H,吴征镒获得了2007年度国家由于抗战局势的恶化,l938年2月中旬,由北京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吴征镒名字命名的植物就有三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组成的国立长沙临种:“征镒冬青”、“征镒卫矛”和“征镒麻”。2011时大学决定搬迁到云南昆明(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年l2月10H,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第7750

5、8号公报,大学)。闻一多等教授带领学生共320余人组成“湘将第175718~t]、行星永久命名为“吴征镒星”,表达黔滇旅行团”,徒步经湖南湘西进入贵州,最后抵对这位卓越科学家的尊重和爱戴。达昆明。吴征镒便是步行团l1名教师中的一位。22·回忆与怀念·在艰难的步行跋涉期间,吴征镒和同事们依文章名、发现者、标本号和模式标本照片⋯··在一然不忘科考工作。因为每天都要赶路,不方便带标张张巴掌大的卡片上,吴征镒用自成一体的“蝇头本夹,吴征镒就背了一个方方的硬纸小盒,用来装小楷”将各个植物的资料记录得详详细细,

6、为后来一些小标本。当时正值冬末春初,湘西和贵州一(《中国植物志》的编写提供了基础性的依据。带天气恶劣,所谓“天无三日晴”,到昆明以后,这些标本都已烂掉了。多年以后回忆起此事,吴征镒中国植物的“活词典”依然无限遗憾。不过,这次跋涉让吴征镒对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植被分布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1983年,吴征镒到英国考察,英国人请中国植有一些重要发现。比如在湘西桃源洞他们采集到物学家鉴定清朝时期驻华的英国大使在中国采集一种大花、单叶的十字花科植物,到昆明以后查出的一些至今未能鉴定的标本。吴征镒用放大镜认来是最

7、早由法国神父在贵州发现的“堇叶芥”,是真观察了标本,然后用流利的英语说出了每一种中国特有的植物。植物的拉丁学名以及科、属、种、地理分布、曾经记1938年4月底,步行团刚抵达昆明,吴征镒和录过的文献、资源开发的意义等等。他对植物研其他师生就立即开始了科考。在一篇回忆文章中,究的精深和超群的记忆力,令英国人赞叹不已。吴征镒写道:“6月初,我就和清华八级同学熊秉由于对植物研究的深厚功底和广博知识,吴信同行,雇一头驴,驮着行军床和工作用具,绕昆征镒被称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这样的赞誉来明郊区各村镇做了一个

8、多月的调查。他考察地质矿自于吴征镒对植物学研究的热爱和数十年的潜心产,我采集植物标本,实行着科学救国。”为了考积累。不管是在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中,还是面对察更多的植物物种,吴征镒从昆明乘坐用木炭做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的局面,或是在动荡的燃料的“汽车”,经过3天颠簸,到大理下关,对鸡“文革”时期,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植物学研究。足山和苍山进行考察。吴征镒有个习惯,总是随身携带着一部相1938年底,吴征镒又赴滇西考察荒地,调查植机,走到哪里,拍到哪里,就算是看上去很寻常的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