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学概要(北师大精品课程)05.doc

汉字学概要(北师大精品课程)05.doc

ID:53264035

大小:79.5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4-02

汉字学概要(北师大精品课程)05.doc_第1页
汉字学概要(北师大精品课程)05.doc_第2页
汉字学概要(北师大精品课程)05.doc_第3页
汉字学概要(北师大精品课程)05.doc_第4页
汉字学概要(北师大精品课程)05.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字学概要(北师大精品课程)05.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汉字的规范化第一节汉字的正字法正字法,指用社会公认的统一的标准形体来规范文字的书写和使用。每一种文字都有社会公认的统一的标准形体;凡是有文字的国家或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正字法,只是不同体系的文字有着不同的正字法。拼音文字的字与词基本对应,字形的问题不是很大,正字法的着眼点主要是词,因此又称正词法或正写法。拼音文字的正词法主要解决词的拼写问题,如规定字母表达音位的方法、词的定型化(分写、连写和半连写)、大写规则、移行规则,等等。表意文字的汉字最突出的是形体问题,因此,汉字的正字法主要规定字的正确写法和字体。文字必须确立统一的标准

2、形体,这是文字规范化提出的要求。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必须有全社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否则会影响文字职能的发挥,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文字,必须确立形体和书写的统一规范;使用文字也必须符合社会所确立的这个标准,这样才能保证文字的职能得到准确无误的发挥。一、历史上的正字法汉字起源早,汉字的正字法也源远流长。文字是社会书面交际的符号系统,字形的不规范势必影响其社会职能的发挥。因此,可以说,在汉字系统产生的那天起,正字的要求就随之而产生。据学者研究,远古的黄帝时期,是原始汉字萌芽的时代;黄帝的史官仓颉,是传说中的进行正字工作的第一人。《荀子

3、·解蔽》中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好稼者众矣,而后稷独传者,壹也;好乐者众矣,而夔独传者,壹也;好义者众矣,而舜独传者,壹也。”壹,指专一。关于“仓颉造字说”,同后稷对农业、夔对乐等传说一样,应当理解为对相关事物有重要贡献。古代“好书者”很多,惟有仓颉大名独传,说明仓颉对汉字的整理和规范作出了贡献。章太炎在《造字源起说》中指出:人们造字,“字各异形,则不足以合契。仓颉者,盖始整齐划一,下笔不容增损。由是率尔著之符号,始为约定俗成之契。”章氏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周宣王时,太史籀整理大篆,编成《史籀篇》,作为教贵族子弟识字

4、的教材,同时也是社会用字的规范。秦代的“书同文”,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动荡、大分裂,秦王朝面临的是“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直接影响了中央统一政令的颁布施行。于是,秦始皇推行“书同文”政策,用秦系文字统一官方应用文字,从此开封建时代中央政府直接领导汉字正字运动的先河。从两汉到唐代,统治阶级多次立石刻经,选派书法家文化官员用标准的字体书写,作为当时文字的字形规范。科举盛行以后,历代又出版了很多正字的字书,如唐颜元孙的《干禄字书》、张参的《五经文字》,宋张有的《复古编》,清龙启瑞的《字学举

5、隅》,等等。科举考试对字体的要求很严,只要主考官在考卷里发现一个错别字或“破体字、俗字”15,文章写得再好,考生也不会被录取。朝廷对于官吏的文书,在字形规范上要求也非常严格,如果发现奏章上写了错字,轻的打板子,重的还要降职办罪。国家政府对汉字正字的重视和参与,促进了汉字的规范化,促使汉字系统的统一和完善。在我国历史上,不论哪一个朝代,所维持的正字都是该时代通行的占统治地位的字形,其正字法都是在照顾传统的基础上着眼于当代,着眼于方便运用。例如,秦朝的“书同文字”,一方面,用秦国文字统一六国文字,“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另一方面,传统文字

6、大篆“或颇省改”,以通行的小篆为标准文字。这种政策和原则,顺应了社会对文字的要求。秦在规定书面用标准字体的同时,承认隶书的辅助字体的地位。对官方文字与民间应用文字作出不同的规定,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文字政策。唐代仍然奉行这种政策,如颜元孙《干禄字书》,把汉字分为“俗、通、正”三体,分别规定其不同的应用范围。汉承秦制,最初以小篆为官方文字,秦代推行小篆的范本《仓颉篇》等,仍为汉初“闾里书师”教学童的课本。随着民间隶书的通行和完善,汉代扩大了隶书的使用范围,并在东汉最终扬弃了小篆,使在民间通行已久的、更便于书写的隶书成为官方标准字体。东

7、汉蔡邕发起并奉敕刊刻的《熹平石经》,代表的就是隶书的标准体。汉末六朝,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文字的规范力度减弱;同时,由于书面交际范围的扩大和文字自身体系的发展,讲究蚕头燕尾、点画波折的隶书已经不适应书写简便快捷的要求,书写更快捷、更方便的楷书在民间兴起并趋于成熟。南朝梁五帝、简文帝父子政治上算不上有为之君,但还能在社会短暂的稳定时期关注文字工作,命顾野王编纂了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从而奠定了楷书的正统地位。唐代,楷书正式成为官方文字,颜师古以来的“字样”之学,以正楷刊石的《开成石经》,都起了官方正字法的作用。楷书基本上适应了汉

8、字在书写上求简便、在目治上求区别的要求,因此,唐代的正字标准,成为以后宋元明清各代的正字基础。宋元以来千有余年,都采取了尊重传统、维护汉字的稳定和统一的正字原则。至清代,皇帝钦敕编纂《康熙字典》,成为汉字正字的总结之作,为汉字的定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