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某多层框架建筑的结构研究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某多层框架建筑的结构设计论文上传:dy731留言摘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对比计算结果,着重介绍该建筑的梁、板、柱设计思路和电算后的结果分析,结构设计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规范或规程未论及的问题,这就需要设计人员积累经验,利用正确的概念进行设计。关键词:结构设计桩基合理布局 工程概况:拟建工程为长乐市航城镇下朱村村建1号楼。本工程位于长乐市航城镇下朱村,是一幢底层商业网点的单元式住宅楼,建筑面积8994M2,建筑层数为6.5层,总高度23.5m,建筑占1260m2,详见附图1,附图2结构平面图。 附图1 本程自然备件:基本风压0.8KN/M2,抗震设防烈
2、度7度,地基承载力(本工程所选持力层)特征值300KPa.一、结构选型 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不仅要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而且必须使结构具有足够抵抗侧力的刚度,使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所产生的侧向位移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基于上述基本原理,本工程综合分析了结构的适用,安全,抗震,经济,施工方便等因素,选取了附图1,2所示的结构方案.此结构为框架体系,由钢筋砼框架承担竖向力和侧力.本钢筋砼框架刚度布置相对比较均匀,在满足建筑功能情况下,尽量减少平面扭转对结构的影响. 由于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物体型相对简单,满载较均匀,且桩端下不在软
3、弱下卧层,桩型为端承摩擦桩,所以本工程只在±0.000以上19轴与20轴间设100mm宽的防震缝,同时兼作伸缩缝.二、基础设计 福州地区工程地质情况比较复杂,一般第一层为杂填土和粉质粘土(I),厚度1m-2m左右,第二层为淤泥,厚度8m-15m左右,第三层为粉质粘土(Ⅱ)或中粗砂夹淤泥,厚度2m-3m左右,第四层为淤泥夹粉质粘土或淤泥夹淤泥夹中细砂,厚度3m-6m左右,第五层为粉质粘土(Ⅲ)混砾卵石层,厚度5m-8m左右,第六层为粉质粘土淤泥,厚度1m-2m左右,第七层为残积粉质粘土,厚度3m-5m左右,第八层为强风化,第九层为中风化层,可选作为桩基持力
4、层的有五,七,八,九层,对于中高层建筑物,一般选用取第八或九层或第五层作为持力层,桩型一般选用预制桩或冲钻孔灌注桩,对于八层左右的住宅楼多层建筑,选取以上的土层作为桩尖持力层,就不妥当,持力层太深,桩太长,造价太高,所以选取什么土层作为多层建筑物的持力层?采用什么桩型?不仅是工程技术人员,也是业主或甲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因为持力层和桩型的选择,不单纯是结构问题,而且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学问题,不仅要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结构的安全可靠,施工技术条件的可行,还要考虑造价上的经济合理.由于基础工程的造价在整个建筑总造价中占很大比例,在基础承载力和沉降控制满足设计要求之
5、后,经济性就成为选择持力层与桩型的首要问题. 本工程位于长乐市航城镇下朱村,拟建物为三幢6.5-7.0层的住宅楼.整个场地比较平整.从地质勘察资料可以了解到拟建场浅部土层中:①杂填土,呈松散状,力学强度低,均匀性差。②粘土层力学强度较低,厚度薄(多小于1.0m),且分布不连续,其下存在厚度较大的③-1淤泥和③-2淤泥质土夹砂高压缩性软弱土,故拟建场地天然浅基工程地质性能差.拟建场地中部土层。④粉质粘土层,力学强度中等,厚度较薄,且分布不连续,故该层桩基工程地质性能差。⑤中砂(含碎石)层,呈稍密至中密状,分布连续,具有一定力学强度,但厚度较薄,且变化大(薄
6、者仅0.6米),其下不均匀分布有高灵敏度软弱下卧层.⑥淤泥质土及⑦粉质粘土粉砂相对软弱下卧层,故⑤中砂(含碎石)层桩基工程地质性能差。⑦粉质粘土至粉砂层,呈可塑或稍密状,强度较低,厚度普遍较薄,仅局部地段分布,桩基工程地质性能差.拟建场地下部地层中:⑧角砾层,呈中密状,力学强度较高,但其厚度普遍较薄,综合分析整个场地该层的分布,其桩基性能一般。⑨全风化凝灰熔岩层,力学强度虽较高,但厚度较薄,分布不连续,且仅在场地东侧有分布,故⑨层桩基工程地质性能久佳。⑩11,强中风化凝灰岩层,其力学强度随深度增加逐渐增强。 综上所述,结合结构的荷重要求,拟建住宅楼无法采
7、用天然浅基础方案,宜采用桩基方案,考虑到地下水对钻孔灌注桩的影响(地下水对泥浆的稀释作用,造成塌孔,缩径)因此选用预应力管桩。三、楼盖设计 本工程选用的是主次梁楼盖,主次梁楼盖虽然存在着结构高度较大(与平板和双向密肋体系相比)和模板安装制作比较复杂(与平板和梁板体系相比)的问题,但却具有下例优势:①楼盖砼折算厚度最小,自重最轻;②开间大,房间布局灵活③承载力大④对结构整体刚度的贡献(即约束框架转动的能力)比平板和双向密肋楼盖要大得多。3.1板的设计3.1.1板厚 现浇楼盖中,板的砼用量约占整个楼盖的50%-60%,板厚的取值对楼盖的经济性和自重的影响较
8、大,在满足板的刚度和构造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较薄的板,双向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