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235119
大小:5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2
《新能源利用中的政策问题及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当前,化石能源的利用与社会发展问矛盾口益突出,新能源政策存在制定实施滞麻、执行依据不足,新能源补贴体系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政府应完善我国新能源政策方向与体系,协调市场机制与财政政策关系,加强新能源核心技术支持力度,以期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关键词:新能源发展现状财政政策目前,传统化石能源LI渐匮乏,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口显,国际问能源冲突不断。发展新能源不仅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护世界和平和世界新能源战略的主流。一、新能源的界定1981年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
2、议”提出用可再生能源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广泛接受的新能源定义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划分,即:大屮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和传统生物质能三类。发达国家将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及大屮型水电作为常规能源,将小水电作为新能源范畴;在我国小水电发展成熟,属常规能源,核电历史较短,属新能源范畴。就全球范围而言,新能源指区别于煤、石汕、夭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的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核聚变能、氢能和天然气水合物等。新能源对增
3、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扌非放、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是缓解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希望。二、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屮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屮,传统化石能源人比未低于90%o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以水电、核能、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消费量逐年提高,其消费总量由2007年的19074.54万吨标准煤增至2012年的34002.81力-吨,新能源消费占总消费量的比重则由2007年的6.8%增至2012年的9.4%。故新能源消费比重虽有明显增幅,但比重过小;屮国能源消费仍以化
4、石能源为主,并将长期持续。资料来源:屮国统计年鉴(2013)新能源发电成木高,核心技术支撑乏力。据统计,我国常规火电成木约3000-40007C/千瓦,光伏发电装机成本为1.8万元/千瓦;风力发电成本比火电成本高出2/3;核电成本,虽然屮国较其他国家略低,但真实成木远高于火电。而屮国新能源产业出口活跃,“两头在外”的局面,违背环保初衷。以光伏产品为例,原材料和组件产品在国外,生产在国内,超六成是加工产业;风能产业屮,大容量风机供不应求,小容量风机则产能过剩。另外,新能源发电稳定性差,并网产生逆流、
5、电压过高等问题,造成运行风险。例如,2011年的西北H肃风电基地、华北张北风基地相继发生多次大规模风电脱网事故,损失惨重。三、新能源发展问题的财政分析近年政府对新能源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强,包括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两方血。政策上,相继出台《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屮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十一五发展规划》等法律法规,逐渐rh部门地区级向屮央国家级发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也出台多部配套政策。资金扶持主要有貞接补贴、专项基金补贴、银行贷款贴息三方面。由于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屮国新能源产业发
6、展很快。据屮国风能协会统计:2013年风能累计装机容量91412.89MW,新增装机容量16088.7MW,同比增长24」%,新增装机和累计装机两项数据均居世界第一。201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达10GW,同比增长122%,居全球首位。不可否认,大量政府支持与财政支持对新能源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因此产生的问题也不容小视。(一)新能源政策制定实施滞后、内容与目标不符新能源政策应具有战略性、前瞻性。2009年《屮国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屮显示,计划2010年前后新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10%左右;
7、但就2()1()年真实数据显示,新能源消费占一比只有8%,与目标差距较大。再如,屮国新能源“制造环节过热”,但新能源领域基础性研发、终端应用环节的投入与政策安排明显滞后。根据陈嘉(2010)对我国能源财政政策的动态分析來看,其产出效应存在明显屮期化现象;能源财政政策与能源消费Z间不存在必然因果关系,即能源财政政策内容与目标严重不符。虽然政府出台多项促进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法规,但完善的法律体系远未形成。一方面,细化性政策欠缺;另一方面,与Z相恥套的地方性政策法规还相对滞后,许多关键性措施血临操作难问题
8、,相关企业与部门则无章可循。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体制的缺失,中国迄今尚未建立统一归口管理机构,政处多门,矛圧重重。而财政政策的调控效丿、'、Z主要取决于经济主体对政策的反应速度,国家控制新能源的勘探、开发和销伟,无形屮降低了市场化程度;职能部门对能源市场屮出现的问题反应滞示,使政策制定的目的和目标间产生较大偏差。(二)新能源补贴体系不合理首先,粗放式补贴依据不足。发达国家以消费者为补贴主体,我国对新能源的财政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