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作品技法分析与解读.doc

篆刻作品技法分析与解读.doc

ID:53187010

大小: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2

篆刻作品技法分析与解读.doc_第1页
篆刻作品技法分析与解读.doc_第2页
篆刻作品技法分析与解读.doc_第3页
篆刻作品技法分析与解读.doc_第4页
篆刻作品技法分析与解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篆刻作品技法分析与解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主讲郭名峰篆刻艺术的基本技法主耍包括:刀法、字法、章法三个方面。此外,还有做印法。技法过程描述:起刀时以刀刃的一角侧入卬石,刀杆呈倾斜Z势,与卬面成30度左右的交角。从右向左冲刻,刀运行是腕和五指一齐用力,沿着墨线沉着有序地向前推进。为了便丁控制力度,不致丁失刀和走刀,右手的无名指要抵在石章的右侧,吃石不要太深,保证行刀流畅平稳。冲刀的刻刀可大可小,一般以大一点的更为适宜。刻制的线条艺术特征:挺拔雄厚稳健古朴后世流派印中皖派篆刻诸家是用冲刀法的典范,何震、程朴等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民国至建国初的齐白石的冲刀法运用最为著名O技法过程

2、描述:先用手指握定刀杆,使刀杆紧压在食指屮部,手指和刀杆贴近掌心,与手执毛笔类似,用刀方向与冲刀一样。右刀角先入石,刀杆与印面呈45至65度左右,刀角入石后,靠腕力将刀杆竖起,使刀刃全部入石,此时的刀杆与卬面儿乎成垂直状,但以刀刃全部能切到卬面为宜。接着再用力压住右刀角切刻第二刀。通过刻刀一起一伏,周而复始、有序地逐步推进。使用的刀不宜过大,刀口不宜太宽。刻制的线条艺术特征:首尾相接、积点成线刀痕明显,有节律硬折挺劲古朴凝重后世文人流派印中浙派篆刻诸家是运用切刀法的典范,丁敬、黃牧甫、汪关等是具中的代表人物。印人为弥补冲刀和切刀

3、齐自的不足,并同时发挥两种刀法的优势,常常在实践中使用,使线条质感丰富多变,印风更加深厚浑朴。就是要做到:a耍“稳‘‘:人刀稳重,行刀平正,不可急躁行事。耍随时控制刀速与入石的深度。耍“准”:用刀时要仔细看准线条边沿,刀口切入准确,不偏不倚。耍“狠":有大将风度,重气魄,重力量,有把握,方向,一鼓作气,猛力用刀。耍“匀S从入刀到收刀,像写毛笔字一样,用刀总体均匀得当,尤其在收刀时避免失刀。不臃肿:某些宽线条需表现厚重Z气,但不能过分,过则显臃肿。不细弱:某些细线条需表现秀丽俊逸Z气,但不可刻得过于纤弱。不停滞:每一刻划要一刀到底

4、,不要中途停刀。不刮挖修改:刮挖易造成线条粗糙毛刺多,并且不爽利贯气。以字为例:篆刻的:简言Z,就是指篆刻时采用的相应的用字Z法。从大的层面看,篆刻采用的文字书体字形众多,涵盖面广,儿乎包括了正书、草书、隶书、篆书等各种书体。即陶文、甲骨文、金文、石鼓文、鸟虫篆、刻符、殳书、小篆、缪篆、诏版文、权量文、钱币文、砖文、碑额、封泥、瓦当文字、镜铭文字以及后来出现的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祁能入印。从小的层面看,篆刻入卬的文字一般都是特指除隶、楷、行、草书体Z外的所有篆体文字。这里的,是指为了表现篆刻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在一定的空间

5、内(方寸Z间)安排和处理线条形象和空间的关系和位置,并把个别和局部的形象与个人情趣、审美要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这在篆刻艺术里叫做“分朱布白程篆刻基本技法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及其丰富多变的。要了解这些具体的特征我们将结合一些传世的经典篆刻作品进行具体的技法分析和解读。明清文人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