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之尝试.doc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之尝试.doc

ID:53186104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2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之尝试.doc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之尝试.doc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之尝试.doc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之尝试.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之尝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之尝试摘要:创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寻求进步与突破是我们的共识。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拟从问题情境、质疑问难、主动参与三个方面结合教学实践加以阐述。关键词:问题情境;质疑问难;主动参与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小学数学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引导学牛主动创新,形成创新意识?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1•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创新情趣兴趣是思维的动力,是人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以

2、积极的心态、愉悦的心情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这种学习状态下学到的知识学生会记忆深刻。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切、朴实的教学情境可深层次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在学生明确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多少要看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思考:这里有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学生很快就算出了体积单位的总个数,继而解决问题。此时教师再次创设问题情境:“如果物体都是由若干个体积单位拼成的,或者都可以把物体切割成若干个体积单位,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到它们的体积,可是我们要计算一根方木或这间教室的体积总不能用小正方体来拼或拿过来切一切、数一

3、数吧?”学生听后很是认同,教师不失时机及时追问:那么它们的体积该如何计算,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呢?这样学生就带着激情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的探究中去了。2•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创新意识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他们总能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想方设法问出自己的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屮我们应该改变观念,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启发学生通过多种思维寻求正确结论,引导学生主动对信息进行深入地加工,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勇于质疑问难,真正做到在课堂上想说、敢说。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通过“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二分么一”理解了“二分的含义后,我让学生用长方形纸折出二分之一,问题一出,就有学生展

4、示了不同的折法(如图1、图2所示)。教师肯定他们的折法之后问:“还有别的折法吗?”学生一听还有别的折法,有的表示怀疑,有的动手折起来,不一会儿就有学生展示操作结果(如图3、图4所示)。引导分析肯定后教师追问:你认为这几种折法有什么共同点?观察你手屮的长方形看看有什么发现?巡视屮突然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如果给我一个足够人的长方形(学生之所以说足够大是因为小长方形画出的折痕不够多),我可以有无数种折法。”同学们都用怀疑的目光看着他,他展示了自己的折法(如图5、图6所示)。边指图边说,只要让•折痕经过中心点旋转一下就得到一种折法,在说的同时他还用手指比划着旋转,班级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教师由衷

5、地为学生的发现感到高兴。3•引导主动参与,体验创新过程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主动参与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意识的行动,教学理论与实践都清楚地告诉我们,教学效果的高低归根到底是依据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提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屮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参与中创新,在参与中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有如下教学片断:师:两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吃,每人得到几块?生:一块。师: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学生吃,每人分得多少?生:半块。师:半块是怎样得到的

6、?生:将一块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为半块。师:半块用分数表示就是一块,分数是不是只有一一个呢?请你猜一猜,还有其他分数吗?生:思考后回答一、一、一……师:分数家族确实有许多成员,你能用手中的材料表示出一些分数吗?(课前老师发给每个小组丰富的操作材料)学生动手实践,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与观察、思考、猜测、操作、验证、交流等活动血对面,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其经历了分数“再创造”的过程,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中心小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