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18336
大小:416.6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8
《大学生诚信就业的调查和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大学生诚信就业的调韩尚峰马杰孙净宇查和思考^束大学孝款摘要: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目益突出,就业过程中的诚信问题层出不穷,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现状,我们对部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促进大学生诚信就业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诚信就业;对策由于近年来高校的连续扩招、社会转型尤其是近期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首先,高校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2008年全国毕业生达559万人,全国平均就业率为70%。2009年全国
2、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611万人。其次,工作机会在减少。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范围内企业纷纷压缩用人成本、削减用人计划,部分企业纷纷取消原定的招聘计划,甚至出现了企业要求毕业生延迟入职或者将毕业生退回学校的情况。尽管高校毕业生就业处于暂时的困境之中,创造诚信就业的环境尤为重要。高校毕业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其诚信状况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保障社会的团结稳定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重
3、要前提之一就是诚信就业。为了解在我校毕业生对诚信的认识、对社会诚信的评价和对诚信教育的看法,以及在就业活动中对诚信的认识,使我校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诚信就业教育,加强诚信就业相关制度建设,我们于2008年对部分2009届毕业生进行了诚信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一、调查方式2008年10月,我们针对1800名2009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800份,收回问卷1600份,有效问卷1472份,回收有效率92.00%。二、调查结果分析(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诚信行为的主要表现1.就业
4、材料失。在求职过程中,部分毕业生发现具有“优秀毕业生”、“学生干部”、“奖学金获得者”等荣誉的同学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睬。为了迎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一些大学生绞尽脑汁打造虚假求职材料,故作者简介:韩尚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就业中心主任(北京102249);马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2249);孙净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书记(北京102249)。225万方数据▲束大学孕毅懦誊蔫会科学版意夸大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绩,美化自己的在校表现,如修改学习成绩单,伪造荣誉证书、
5、编造干部履历,更有甚者出现盗用他人文章、研究成果的情况。这种现象较为普遍,在调查中当问到“如何看待对简历进行修饰、弄虚作假”等现象时,认为应该坚决抵制仅有7%,37%的毕业生认为“可以理解”,37%的毕业生认为“必要时会做”,更有19%的毕业生认为“很正常”。2.签订就业协议后随意毁约。一些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脚踏几只船”,“保底”的想法泛滥,一些相对优秀的毕业生每人手里几个offer的现象十分突出。一旦有更好的单位或者更好的选择立即与原单位违约,全然不考虑单位的利益、学校声誉和其他同学的受到的影响,严重扰乱
6、了就业市场的环境和秩序。在被问到“如何看待就业过程中的违约行为”的时候,2l%的毕业生认为“可以理解”,27%的毕业生认为应该“视情况而定”,18%的毕业生认为“正常”,合计占到全部调查者的64%,只有34%的毕业生认为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应该“坚决抵制”。3.不按期偿还贷款。助学贷款是国家为解决贫困大学生上大学难问题而采取的一项有效举措,而且确实帮助了一大批同学。诚信是助学贷款工作能够开展并坚持下去的保证,只有双方都讲诚信,银行按时发放贷款,学生按时足额还款,这项工作才能长期坚持下去。但近几年个别学生毕业
7、后拖欠助学贷款的行为,导致银行的风险增大,经常有毕业生被银行因为贷款问题被告上法庭的事情出现,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这也是不诚信的一种表现。超过半数(67%)的毕业生坚决反对拖欠助学贷款或拒不还清助学贷款,但仍有部分毕业生表示可以理解(16%)或者认识不清(17%)。4。工作后随意跳槽。有些毕业生毕业后不能踏实工作,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频繁盲目地跳槽。有的毕业生离开学校才一、两个月就换了三、四个单位。应届毕业生的频繁跳槽,极大的加重了单位的招聘成本,导致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不信任加剧,大学生就业市场环境持续恶化
8、。(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1.大学生自身原因。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大学生受社会影响功利思想严重,讲究实用主义,个人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滋生。价值观念受到冲突,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困惑,学业与就业等的诸多压力,使得他们感到无所是从,在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摇摆,更注重追求个人利益,而置整体利益于不顾。46%的毕业生认为“个人利己主义”的影响是导致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产生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