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缓高含水上升速度油藏的研究.doc

减缓高含水上升速度油藏的研究.doc

ID:53180398

大小:6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2

减缓高含水上升速度油藏的研究.doc_第1页
减缓高含水上升速度油藏的研究.doc_第2页
减缓高含水上升速度油藏的研究.doc_第3页
减缓高含水上升速度油藏的研究.doc_第4页
减缓高含水上升速度油藏的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减缓高含水上升速度油藏的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减缓高含水上升速度油藏的研究摘要:单元油层存在砂体分布零散,层系划分较粗,油层出砂严重,采油速度高以及储层原油性质差异较大等特点,经过前期进行综合调整,井网、井距以及注采关系都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同时随着防砂技术的改进,实施大泵提液,快速提高了单元的采油速度。但随着2005年后提液措施的实施,综合含水持续上升导致老井产量递减幅度大,综合含水上升0.72%o单元主要工作方向是有效调整产液结构,将采液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减缓含水上升速,控制自然递减率。关键词:控液稳油调整产液结构因块治宜一、开发概况1998年进行了双低治理,主要是利

2、用下层系的报废井及停产井上返进行挖潜,同时在无井可利用的构造高部位钻少量新井。之后下层系的报废、停产井陆续上返,单元油井开井数增加,产量随开井数的增加而增加,通过2005年井网完善调整,井网、井距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同时随着防砂技术的改进,实现单井高液量开采,单元的采油速度、采液速度快速提高。2010年通过水平井进一步完善单砂体,采液速度进一步提高,单元进入高速开发阶段。二、开采状况分析1•只采不注,动态注采对应率差冃前单元油水井比6:1,位于砂体内注水井11口,动态注采对应率32%,部分井区只采不注。单元边水活跃,经过20多年

3、的开发,次生边底水锥进,综合含水呈现上升趋势。2.单元储量控制程度较低单元储量控制程度较低。单元位于各开发层系的最上部,主耍利用下层系报废井及停产井上返完善井网,井点分布不均匀,井网不规则,失控储量较大。3.层间动用不均衡层间动用不均衡。单元各小层采出程度存在差异。12层井网不完善,油层厚度薄,原油粘度高,常规冷采难以挖掘剩余油潜力。4.压力保持状况不均衡平面上北块因断块周围断层发育,边水水体影响较小地层能量保持最差,压降2.5MPao其它断块能量保持较好。单元北块采取边部加点状方式注水,目前只有一口合采注水井,水井注水易窜,水驱

4、控制状况差。砂体内部地层能量偏低,油井提液空间受限。5.部分油井防砂逐步失效目前出砂不止常井6口,超过5年未防砂的井仍有15口。随着重新防砂次数的增加,防砂只能维持生产,增油效果变差。6.出砂严重,套坏加剧单元地层埋藏浅,胶结疏松,生产井均需机械防砂生产。单元生产井来自下层系停产停注、套坏井上返,井龄长,井况差。井龄长,超过40年的生产井有32口,占单元总开井数的30.8%o随着产液强度的增加,套坏井数逐年增加,单元冃前共有套坏停产井13口。三、调整做法与效果针对冃前单元产量的生产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下步单元立足于稳产,以“控制自然

5、递减率”为目的,重点做好“井区产液结构调整”工作,突出针对性调整工作方向,力争减缓含水上升速度,使产量呈稳升态势。(图l)o图1单元2014年开发思路1•单元东部砂层组11降液控水稳油,减缓含水上升速度S11井通过理论计算最大产液量60吨,因长期管漏,液量逐渐降低,结合作业优化泵型,控液60吨生产,作业后含水下降1个百分点。12逐步放大生产压差,提高层间均衡动用S3井单控储量2.2万吨,层间渗透率差异不大,该井采岀程度低,产量稳定,能量充足,可实施提液。措施实施后产液能力增加后,含水上升速度减缓。13工艺改造地层,提高单井产能S4

6、井2007年补孔21层生产,累产0.96万吨生产中液量和能量逐渐下降,含水稳定,结合周围邻井能量均较好,分析近井地带污染导致液量下降。S4井实施检泵酸化、补砂的措施,含水下降7.5个百分点。2.单元北部砂层组特点:1、边底水较不活跃;2、边底水能量好;3、单向水窜严重。调整方法:1、潜力井重新防砂;2、规划合理采液量;3、抽稀内部注水井。效果:保持长期稳产。2.1缩短管柱在井时间,恢复出砂井正常生产S22潜力分析:采出程度21.8%,井区含水级不高;问题分析:液量逐渐下降,功图供液不足;措施制定:原层防砂;实施效果:措施后含水下降

7、五个百分点。2.2实施降粘控水,减缓边底水突进S55井2004年8月补孔21层,正常生产液量22t,含水92%,动液面1019m,累计累产油1.149万吨,该井区釆岀程度21.8%,剩余可采储量1.6*1041。生产过程中出现液量降低、含水下降现象,分析由于油偏稠、随着采液强度的不同,水油流度比影响较人,导致含水变化。采取注自扩散降粘的措施,注自扩散365m3,调整后粘度986.5mPa.s,含水未恢复至检泵前。分析导致该井自扩散效果差的原因,该井不是因油稠导致近井地带堵塞造成的能量差含水高。2・3控液均衡地下流场,减缓含水上升速

8、度S16井2011.4.10水转油,补孔21层,结合邻井S142井生产情况下70泵生产,开井后液量和能量逐渐下降,功图供液不足。因防砂时间短,分析近井地带堵塞导致供液能力差。S16井油层试挤,5兆帕停井落零,说明不存在地层堵塞问题。从测井曲线看该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