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黔桂地区下、中三叠统层序划分、对比及层序地层格架

川滇黔桂地区下、中三叠统层序划分、对比及层序地层格架

ID:5314310

大小:605.1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8

川滇黔桂地区下、中三叠统层序划分、对比及层序地层格架_第1页
川滇黔桂地区下、中三叠统层序划分、对比及层序地层格架_第2页
川滇黔桂地区下、中三叠统层序划分、对比及层序地层格架_第3页
川滇黔桂地区下、中三叠统层序划分、对比及层序地层格架_第4页
川滇黔桂地区下、中三叠统层序划分、对比及层序地层格架_第5页
资源描述:

《川滇黔桂地区下、中三叠统层序划分、对比及层序地层格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18卷第2期沉积学报Vol.18No.22000年6月ACTASEDIMENTOLOGICASINICAJun.2000文章编号:1000-0550(2000)02-0198-07川滇黔桂地区下、中三叠统层序划分、对比及层序地层格架田景春1陈洪德1彭军1覃建雄1侯中健1寿建峰2杨晓宁2沈安江2陈子火斗2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成都610059)2(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杭州310023)摘要在对研究区不同相带内典型剖面详细观测、层序界面识别基础上,将区内下、中三叠统划分

2、出六个三级层序,分别命名为S,其中下三叠统印度阶一个(S)、奥伦尼阶两个(S),中三叠统安尼阶两个(S)、拉丁阶1!S612!S34!S5一个(S),从年代地层考虑早三叠延续时限为3.9Ma,则S、S、S层序延续的时限平均为1.3Ma。中三叠统延续的6123时限为6.1Ma,则S、S、S层序所延续的时限平均分别为2.03Ma。按层序底面性质可分出4个"型层序(S、S、45623S4、S5)和2个#型层序(S1、S6),并进行了区域层序对比,进而建立了区内下、中三叠统层序地层格架模型,详细讨论了各层序的次级组成单元

3、(体系域)的几何形态和相互关系随时间的迁移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关键词川滇黔桂下、中三叠统层序划分对比层序地层格架第一作者简介田景春男1963年出生博士教授沉积学中图分类号P539.2文献标识码A!."区域性暴露不整合面1区域地质背景区域性暴露不整合面系在构造抬升作用下先期沉研究区下、中三叠统分属于扬子和右江两个地层积暴露地表遭受风化剥蚀形成的,如中、下三叠统之间区,扬子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及桂北地区,主体为一的分界面在广大的上扬子地区表现为一暴露面,并在套浅水碳酸盐岩沉积;而右江区包括滇黔桂毗邻地区暴露面之上形成

4、一套具有典型特征的LST期沉积—及广西大部地区,沉积类型复杂多样,但以陆源碎屑岩绿豆岩,因而该界面为一典型的层序界面,从成因类型沉积为主。总体上讲,区内下、中三叠统不仅分布广上看为"型层序界面。泛,发育完整、出露良好、化石丰富,而且生物地层、年!.!古喀斯特岩溶面代地层、沉积古地理研究程度较高〔1!5〕,这些均为我此类型的层序界面在碳酸盐台地及台地边缘背景们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创造了条件。为此,本文以层的剖面中最为发育,最主要的宏观特征是在暴露条件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运用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方下形成一套与岩溶作用有关

5、的一套沉积。如四川江油法〔6!10〕,通过对区内不同相带内的典型剖面的观测、马角坝剖面(图1)S层序底界面即为古喀斯特岩溶3层序界面的识别,确立层序划分方案,并进行层序对面,表现为S层序HST沉积之后暴露发生岩溶,形成2比,进而建立区内下中三叠统的层序地层格架模型。具溶蚀孔洞的白云岩,此类界面从成因上看仍为"型界面。2层序界面特征!.#冲刷侵蚀面众所周知,可用于确定层序的有关界面包括层序此类界面主要发育在陆地边缘相带及台地斜坡相底界面,初始海泛面和最大海泛面,其中最关键的是层带的剖面上,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冲刷侵蚀而

6、形成的不序底界面的确定,这是确定层序类型的基础。本文通规则界面,在陆地边缘相带的剖面上表现为一套河流过对研究区台地相(图1)、斜坡相(图2)、盆地相(图回春作用所形成的一套砂砾岩沉积,而在台地斜坡剖3、4)及孤立台地相(图5)内有关典型剖面的详细观面上则表现为重力流沉积,如紫云石头寨剖面(图2)测,将层序界面分为几种类型。S3层序与S2层序分界面即为—明显的冲刷侵蚀面。收稿日期:1999-06-30第2期田景春等:川滇黔桂地区下、中三叠统层序划分、对比及层序地层格架199图1四川江油马角坝剖面中、下三叠统层序划分

7、及海平面变化特征Fig.1SeCuencedivisionandsea-levelchangeoflowerandmiddlefriassicaftermajiaobaprofile,Jiangyou,Sichuan!."岩性岩相转换面界面识别的基础上,本文将研究区下、中三叠统划分出此类界面主要出现在盆地和台盆背景中的剖面6个三级层序,分别命名为S1"S6。其中早三叠世印上,在这种背景下的剖面上层序界面表现为岩性岩相度阶1个(S)奥伦尼阶2个(S)。中三叠世安尼12"S3的转变,如广西上思六派剖面S层序的底界面(

8、图阶2个(S),拉丁阶1个(S)(表1)。从年代地层14"S563),其与二叠系分界宏观上即表现为-岩性岩相转换考虑早三叠延续时限为3.9ma,则S1、S2、S3层序延续面,从成因上看为!型界面。的时限平均为1.3ma。中三叠统延续时限为6.1ma,则S、S、S层序所延续的时间平均分别为2.03ma。4563研究区下、中三叠统层序划分及对比按层序底界面性质可分出4个#型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