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112718
大小:6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1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潮安县宝山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选修3·旅游地理》试卷(第一卷)注意事项:1.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填在第二卷相应的位置上。3.考试结束后,只交第二卷。第一卷 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第二卷的表格中。)1.下列事物或现象中,不是旅游资源的是:A.旅游饭店 B.上海的东方明珠C.大型商贸会 D.蓬莱阁的海市蜃楼2.旅游资
2、源的核心是:A.具有经济价值 B.可以开发利用C.产生社会效益 D.对旅游者有吸引力3.下列旅游资源属于同一类别的有: ①黄山 ②秦陵兵马俑 ③故宫 ④长城 ⑤日月潭 ⑥九寨沟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⑤⑥4.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类型的有: A.安徽黄山 B.傣族泼水节C.桂林山水 D.青海的青海湖5.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全部属于自然遗产的是:A.泰山、黄山、龙门石窟B.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泰山、长城C.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D.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6.下列世界
3、遗产与其所在省区的连线,对应正确的是:A.大足石刻——重庆 B.黄龙——安徽C.龙门石窟——云南 D.丽江古城——山西黄山以“三奇四绝”而著称于世,据此回答7~11题。7.黄山位于:A.长江以南 B.安徽省的中部C.地势第二级阶梯 D.温带季风气候区8.黄山“四绝”中属于天象与气候景观的是:A.奇松B.怪石C.云海D.温泉9.黄山自然景观的最佳观赏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0.黄山从地质构造上来看属于:A.背斜 B.向斜 C.褶皱山 D.断块山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山是典型的高山花岗岩地貌B.黄山是典
4、型的高山玄武岩地貌C.色彩美是黄山自然景观美的核心D.在黄山自然景观中,生物景观最为重要12.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大洲是: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北美洲13.下列描述,其序号与所指名胜相符且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山奇、水秀、石美、洞异 ②奇松、怪石、云海、温泉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A.①桂林 ②黄山 ③泰山 ④庐山B.①黄山 ②桂林 ③泰山 ④庐山C.①桂林 ②泰山 ③黄山 ④庐山D.①泰山 ②桂林 ③黄山 ④庐山14.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需具有的条件不包括:A.要有自由支配的收入 B.要有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C
5、.要有出游的时间 D.要大学毕业,有一定文化素质15.某校师生由旅行社组织去北京旅游,这次旅游活动的主体是:A.教师与学生 B.旅行社的导游人员C.旅游点的服务设施 D.北京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五·一节放了七天长假,北京某中学上高中的小明想约本班几个同学一起外出旅游。王浩和李晖提出去昆明,郭亮提出最好去海南,陈敏想去武夷山,小华提出去泰山和曲阜。但他们每人只有不足一千元的花费,又想让旅行社全包。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回答判断16-19题。16.他们最宜选择的旅游风景地是:A.昆明B.海南C.武夷山D.泰山和曲阜17.选择的主要理由是:A.旅游费用B.交
6、通条件C.身体状况D.旅游观光地18.这次旅游活动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A.娱乐消遣B.参观学习C.市场购物D.接受教育19.构成旅游景区的主体是:A.旅行社B.小明、王浩等C.旅游景观D.一千元的花费文明的旅游者既能从旅游活动中获取愉悦和收益,又可以对旅游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尽自己的责任。做文明旅游者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据此完成20~22题。20.下列现象中,属于不文明行为的是:A.遵纪守法 B.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C.废物装进垃圾袋 D.在文物古迹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以示纪念21.下列行为中可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是:A.为图方便随地乱扔
7、垃圾B.攀折旅游景点中的花草树木C.猎取旅游景区中的野生动物,以获取食物D.定期开放旅游景点,设置最多游览人数的限制22.下列有关文明旅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旅游要尽兴,不必在乎繁文缛节B.文明旅游应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C.旅游时尊重地方习俗也属于文明礼貌的要求D.文明旅游不仅要注意个人礼貌,还要注意旅游安全23.风景区不少摊贩出售景区内捕杀和采挖的动植物资源,如此会造成:A.环境污染 B.对正常社会秩序产生冲击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D.生态环境失调,资源枯竭24.旅游者在景点内乱刻乱画会直接造成:A.环境污染 B.对背景环境的破坏C.对文
8、物古迹的破坏 D.对动植物资源的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