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4 人民版必修2.doc

2012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4 人民版必修2.doc

ID:53095927

大小:35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01

2012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4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2012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4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2012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4 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2012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4 人民版必修2.doc_第4页
2012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4 人民版必修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4 人民版必修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人民版必修2)(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  )。解析:西装源于西方国家,长袍马褂是中国的传统服装,中山装体现“中西合璧”但没有融合“满汉风格”,故排除A、B、D三项;旗袍是在满族妇女服饰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服装的长处而形成的,同时具有中西合璧、满汉风格的特点,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2“摩登姑娘、太太们……全都装饰着

2、舶来的服饰用品……以期脱胎换骨,由黄皮肤黑眼珠渐渐地变成优生的雅利安或是斯拉夫的新种。”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服饰和饮食的西化B.洋货在中国的畅销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解析:“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服饰用品”等信息,说明人们出现了盲目学习西方社会习俗的现象,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3(原创)1898年,有人作诗说:“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腿跟形式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①服饰改革 ②废止缠足 ③婚姻自由 ④反清革命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A9用心爱心专心41866年,张德彝记载了他

3、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这一材料说明当时(  )。A.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B.西餐馆主要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C.西餐馆的服务周到而且营养卫生D.西餐馆已经由通商口岸进入内地解析:题干材料中“1866年”“从天津到上海”等信息,说明西餐馆主要分布在近代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答案:B5(原创)某征婚广告称:“女子须不缠足者;须知字者;男子不娶妾;男死后,女可再嫁;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这说明(  )。A.废止

4、缠足成为社会时尚B.新文化运动影响深远C.传统婚姻观念受到挑战D.封建正统思想销声匿迹解析:该“征婚启事”中提出的要求,反映了我国新式婚姻观念的出现,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6《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载:“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这一近代婚姻礼俗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B.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C.民主进步思潮的熏陶D.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解析: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以新中国成立为标志,不会成为近代婚姻礼俗变化的原因之一,故D项符合题意;A项属于经济因素,B、C两项属于思想因素。答案:D9用

5、心爱心专心7山西一个乡绅曾在《退想斋日记》中写道:“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该日记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开始出现于(  )。A.鸦片战争时期B.太平天国运动期间C.洋务运动期间D.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答案:D81912年以后,跪拜、作揖等被鞠躬、握手所取代。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教育制度的改革B.底层民众的呼声C.领袖的个人决策D.民国政府的倡导解析: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曾采取移风易俗的措施,其内容之一是用点头、鞠躬、握手取代传统的跪拜作揖,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史实不符。答案:D9(20

6、09·安徽文综)下列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解析:清末民初,剪辫运动具有鲜明的反清革命色彩,故B项符合题意;A项反映的是废止缠足,C项反映的是新式婚俗,D项反映的是新式交通工具,均不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答案:B10(2011·江苏南京师大附中高三月考)1912年1月11日,《民立报》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这表明中华民国(  )。①提倡女权 ②主张男女平等 ③倡导女子关心国事 ④消灭了性别歧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用心爱心专心解析:就“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而言,①是间接说明的现象,②和③是直接说明的理念,故

7、A项符合题意;消灭性别歧视不可能仅凭一份报纸而解决,故排除B、C、D三项。答案:A11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这一历史现象标志着我国(  )。A.电报线路已遍及各地B.有线电报业务的开端C.民用电报事业的出现D.近代民族工业的起步答案:B121880年,刘锡鸿等官员认为,修建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致使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这说明清政府搁置修路倡议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B.列强借修路控制中国C.资金和技术严重缺乏D.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解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