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探索.doc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探索.doc

ID:53085673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1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探索.doc_第1页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探索.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探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探索联合镇小:兰文斌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新观念,为教育改革创造条件。实行“面向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分组合作交流”等教育新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等。结合我小学数学教学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方式方法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一、开发“智力”,挖掘“潜力”。我们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既要开发每个学生已有的智力,更应创造条件,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人和智力发展趋势各不相同,教育恰当,智力会发展到惊人的程度;教育不当,会产生智力倒退现象。所谓教育恰当,应该

2、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体的选择需要,鼓励发挥各种特点,改革教学固定的模式。学生中不是人人都喜欢学数学,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对于这部分学生,只要达到最基本的要求,不宜要求过高,更不要施加压力。当然这个观念不仅教师要知道,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必须清楚,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水落石出平时,按基础教育的标准客观评定。否则,会阻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有可能走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无论在什么课程内部,也应该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给学生自我选择的机会。有些学生从感知上升到抽象的思维,而有些学生长时间停留在形象思维上,例如:三年级学生在学习正方形周长时,有些学生停留在“边长+边长+边长+边长”的思维水平上,

3、我们应该承认他们这种选择。开发学生的智力,还应该给学生有体验、思索和独立探讨的时间与空间。每个人认识个事物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有体验、思索或探讨、验证的反复过程,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而小学生知识有部分来源于社会自然现象,再加之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特点,就需要提供他们思索的对象和情境,也就是空间。有些学习内容,要深入理解,如果一节课40分钟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应允许学生在下一节课继续探讨。例如:现行教材将平均数求平均数结合统计进行教学,这样的结合是完全正确,可是在求平均数的问题里,往往忽视“用平均数求平均数”的探讨,会造成学生知识上的缺陷。如“四·一”班学生做纸花,男生25人,平均每

4、人做6朵,女生20人,平均每人做9朵,“四·一”班平均每人做几朵?学生列式为:(6+9)÷2=7.5(朵),就是用“平均数来求平均数。”按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应为:(6×25+9×20)÷(25+20)=330÷45=7.3(朵)。如果男女生人数相差越大,平均数的误差就更大,只有在男女生人数相等的条件下,才能用“平均数求平均数。”这个实际问题应用很广,应该让学生有所理解,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才能开发每个学生的智力。二、主动参与,施展才能。当学生学习数学最感兴趣时,教学才更新,只有当他们投身于知识中去发现新观念、新规律、新方法时才会充满兴趣,这就需要运用

5、“分组讨论、交流合作”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新的情境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衍接点,区分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差异,运用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他们就会产生出自我需求欲望。近年来,许多教师创造了很多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运用多媒体设计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导出数学中的问题,放手发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去探讨解决问题。例如:我在教学小学数学第六册“恰逢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P59例9768÷32=先让每个学生进行观察,再进行探讨:这道题先算32除什么数?32,接下去又该怎样计算?让每个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指着例题引导学生总结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这样让学生主动参与

6、学习活动。一是营造了课堂教学中民主、平等、友好和谐气氛,施展了学生的才能。二是注意让更多的学生发言,特别是要有创新的见解发言,必须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还要从学生语言里注意思维的完整性,逻辑性,创造性。三、独立思考,正确判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从小学低年级起,就要培养其思维的条理性、创新性。数学思维要通过语言来交流,所以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注意学生语言的准确性、完整性、创新性。特别是对于学生独立思考后作出的表述,要帮助他们说准确,有创造性的加以鼓励表扬。数学思维还蕴藏着许多内在的辩证关系,它和客观事物一样有其发展变化,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别数学知识

7、,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例如:低年级乘法应用题就要学生独立思考,想出解题方法,让学生进行判断是否正确,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还表在正确判断的能力,因此,要指导学生将有内在联系的各个“知识点”连成知识链,逐步构成“知识网”,再从知识的整体分解到各个部分,掌握其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差异,使知识科学化,在这个科学化的过程中,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同时也便于记忆、思索、迁移和运用。四、实践探索,萌发创新。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发学生多面思索,反复猜想,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