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077207
大小:261.5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6
《舞钢市大豆豆盾蝽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舞钢市大豆豆盾蝽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摘要:近几年,大豆豆盾蝽在舞钢市大豆田为虫,为掌握豆盾蝽在舞钢市的发生规律,我们通过害日趋严重.通过四年来的系统观察研究和药效防定点系统观察和大田调查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治试验,基本摸清了其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并提研究。出有效的防治措施。3.1.1越冬场所的调查。试验田选在武功乡的八家关键词:豆盾蝽,发生规律,防治刘、后营、王五等3个村的春大豆和夏大豆田,白豆盾蝽属半翅目,龟蝽科,是一种杂食性害2011~2013年4月初开始每2天调查1次,试验虫,除为害大豆、菜豆、蚕豆、绿豆、豌豆等豆科田附近各种环境条件中查找越冬虫,记录越冬各场作物外,尚可为害刺
2、槐、洋槐、臭椿、杨树、桃所、出蛰时问。树、柳树等各种其他植物。是一种食性广、危害性3.1.2生物学特性的观察。自2011~2013年4月强、扩散快的农业害虫。2008年,在全市8个乡下旬开始,从大豆田采集豆盾蝽雌雄成虫、若虫,镇,179个行政村的部分大豆田发现豆盾蝽,当时放在养虫缸内饲养,逐日观察。调查豆盾蝽越冬成危害并不是很大,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豆虫出蛰后迁入豆田前的食物种类,试验田标记有豆盾蝽为害面积迅速扩大,危害程度日益严重。据笔盾蝽越冬成虫的大豆植株,每天分别观察记录。主者调查,虫株率在80%以上,单株虫量18头左右,要调查豆盾蝽成虫、若虫、卵量消长,调查越冬场多者可达60头
3、以上。豆盾蝽以成虫、若虫密集在所及其生活习性、豆盾蝽的出蛰、聚集习性、迁移大豆的茎秆、叶柄、荚果上吸食汁液,严重影响大性、产卵习性、危害特性等。豆的产量和质量,严重地块损害达30%以上,对舞3.1-3发生规律的调查。自2011~2013年4月中钢市大豆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此,舞钢市农业旬至9月下旬。在上述试验田中按五点方法取样,局组织有关科技人员经过四年的系统观察研究和药每点取7株,固定3块田,共取105株,每2d调效防治试验,基本摸清了大豆豆盾蝽的发生规律,查1次豆盾蝽虫量(成虫、若虫、卵)并测量大豆株并提出较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高。1为害特点3.2研究结果以成虫、若虫在大豆茎秆、叶柄和
4、荚果上吸食3.2.1越冬场所的调查结果。据初步观察研究,豆汁液,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植株早衰,盾蝽成虫最早于4月上旬平均气温达到l5℃左右叶片枯黄、茎秆变黑,瘦短,花期造成花荚晚落,陆续出蛰,首先在试验田以南的浅山区向阳背风环影响籽粒饱满,百粒重降低,对大豆产量影响很境中出现。出蛰后取食附近洋槐、臭椿等树上的嫩大,尤其是夏大豆损失较重。梢,仅中午前后活动,傍晚随着气温的的降低又潜2识别要点伏在地面的杂草中,第二天随气温回升后又开始活2.1成虫。体长5~5.5mm,宽4~4.5mm,扁圆动取食。出蛰后初期不活跃,取食能力不强,飞翔形,背面隆起,淡黄褐色或黄绿色,具有微绿光能力很弱,稍受
5、惊扰即假死落地。随着平均气温的泽,密生黑褐色小刻点,复眼红褐色。前胸背板有升高而活动能力逐渐增强。初期发生数量很小,随一条刻点组成的横线,小盾片虫发达,基部有一横平均气温升高而逐渐增强,4月底到5月上旬,随沟。着大田开始出现食物而陆续迁出,数量逐渐减少。2.2卵。长0.6~0.7mm,宽约0.5rnrfl,呈圆桶状试验田在6月下旬开始出现豆盾蝽一代成虫,此时或长方形,上窄下宽,表面有纵沟,顶端有盖,边夏大豆植高平均约17cm,处在营养生长期,此后缘有齿刺一环。初产为乳白色,后变肉黄色。排列田间陆续迁入,数量不断增加。成“人”字形双行卵块。3.2.2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结果。豆盾蝽在舞钢市12_3
6、若虫。共分5龄,初孵若虫为淡黄色,5龄若年发生2~3代,以成虫越冬。来年4月上中旬天虫体绿色,胸背中部及翅芽灰黑色,腹级草绿色,气转暖越冬代成虫开始活动,越冬代成虫先在洋中央有2排红色横斑,侧缘突出,淡土黄色。全体槐、刺槐、臭椿、葛藤等植物上为害,刺吸嫩芽汁密生长毛,并杂生黑色刻点。液,然后于4月底至5月上旬刚出苗的春大豆上危3发生规律研究害,5月中旬开始产卵,将卵产在叶片背面,卵粒3.1研究方法。豆盾蝽为舞钢市新发生的大豆害成块状,分两行成“人”字形,卵期7~8d。5月·28.下旬进入卵高峰期。6月中旬为第1代若虫高峰中旬为第1代若虫高峰期,7月上旬为第1代成虫期,6月底至7月上旬出现第1
7、代成虫高峰,为害高峰期,6月底至7月初第1代成虫开始迁入夏大夏大豆。7月中旬出现迁入高峰并产卵,卵产在叶豆田,刚开始时数量很少,7月16日数量逐渐增片背面或主茎上,7月底至8月初为第2代产卵高多,并出现一个小高峰,百株虫量由7月4日的峰,8月中下旬为第2代若虫高峰期(此时若虫体小62头,突生到340头,增长5.48倍。此时大豆正盾虫尚未长满,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8月底至处于营养生长期,植株平均植株高3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