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旱区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优化初报-论文.pdf

绿豆旱区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优化初报-论文.pdf

ID:53072647

大小:239.5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6

绿豆旱区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优化初报-论文.pdf_第1页
绿豆旱区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优化初报-论文.pdf_第2页
绿豆旱区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优化初报-论文.pdf_第3页
绿豆旱区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优化初报-论文.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绿豆旱区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优化初报-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3):38~40HeilongjiangAgriculturalSciences绿豆旱区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优化初报邢宝龙。冯高。郭新文,张旭丽,刘支平。郑敏娜(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大同037008)摘要:为了创新与集成绿豆抗旱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了不同绿豆品种在不同密度、不同覆膜方式下的产量构成因子,分析评价了绿豆抗旱高产群体结构及栽培技术对群体结构与功能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绿豆品种同绿1号密度在18万株·hm一,沟垄覆膜,群体结构合理,功能最优,绿叶叶面积指数为2.046,产量18l9.5kg·

2、hm达到最大,在旱区为适宜的种植模式。关键词:绿豆;旱区;高产;群体结构中图分类号:$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767(2O12)O3一OO38一O3绿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出口创汇产品,对调动积温3500℃,试验地土壤、肥力、水分条件一剂人民膳食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生物固氮改良土致,前茬作物马铃薯,施复合肥450kg·hm作基壤、实现农业持续增产具有重要作用[】]。据统计肥,追尿素225kg·hm~。我国2010年绿豆栽培面积7O万hm,总产约表1绿豆旱区高产试验处理设计100万t。然而我国绿豆多分布于干旱、贫瘠、早Table1

3、Testdesignofhighyieldof春低温等生态环境差、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欠发mungbea2ns3in4a5ri6d7reg8io9ns¨¨”达地区,并且主要以农户为单位分散种植,规模处理万Fi小,投入少,管理粗放,单产低而不稳,效益差,极T。reatmentnvm。de大地影响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产量和品质远远沟垄覆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l_2]。对不良的生产逆境条件和号爆料鹦平铺覆膜粗放的栽培管理方式,通过人工控制和自然条件露地种植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绿豆抗旱、耐低温生理机制,沟垄覆膜平铺覆膜建立抗旱、耐低温性能检测指标体系,探索逆

4、境条露地种植件下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挖掘单产潜力,提高绿豆沟垄覆膜综合生产能力,并筛选不同生态区适宜种植的新平铺覆膜露地种植品种,为促进绿豆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效途径_3]。沟垄覆膜平铺覆膜1材料与方法露地种植1.1材料沟垄覆膜供试绿豆品种为同绿1号(直立型)和鹦哥平铺覆膜露地种植绿(半蔓生)。沟垄覆膜1.2方法平铺覆膜露地种植以品种、密度、覆膜,双因素互作。以品种为主处理,密度为副处理,裂区试验,随机区组设对试验的18种处理的株高、分枝数、单株有计(见表1)。试验共设18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效荚数、单荚粒数、百粒重、冠层结构和单株叶面3次,小区

5、面积50m(5m×l0m),共54个小积进行测定,对产量表现进行分析,以评价品种适区,四周设保护行。宜密度下覆膜处理的群体特征。2010年试验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2结果与分析物研究所试验地内进行,海拔1050m,≥10℃活2.1密度对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密度对株高的影响没有明收稿日期:201卜12一O5显的趋势。品种同绿1号在密度12万株·hm时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资助项的平均株高为49.9cm,在密度为15万株·hm-目(nycytx-18一Z4)时的平均株高为55.2cm,在密度为18万第一作者

6、简介:邢宝龙(1973一),男,山西省左云县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农业科研与科技推广工作。E—mail:ghsx—株·hm时的平均株高为54.3cm。品种鹦哥绿ingbaolong@163.tom。在密度l2万株·hm-时的平均株高为50.2cm,383期邢宝龙等:绿豆旱区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优化初报在密度为15万株·hm时的平均株高为53.0ClTt,粒,平均百粒重为5.4g。在密度为18万株·hm在密度为18万株·hm时的平均株高为53.1cm。时的平均分枝数为为2.8个。平均单株有效荚数而密度对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荚粒数和为27.

7、6个,平均单荚粒数为9.1粒,平均百粒重百粒重的影响则是随密度的增大,总体呈下降趋为5.1g。势。品种同绿1号在密度12万株·hm时的平均密度对绿叶叶面积指数的影响很大,在一定分枝数为2.2个,平均单株有效荚数为33.1个,范围内,是密度越大绿叶叶面积指数越大。品种平均单荚粒数为12.0粒,平均百粒重为6.2g。同绿1号在密度l2万株·hm时的平均绿叶叶面在密度为18万株·hm-。时的平均分枝数为2.0积指数为1.344,在密度为18万株·hm时的平个。平均单株有效荚数为32.4个,平均单荚粒数均绿叶叶面积指数为2.351。品种鹦哥绿在密度为

8、11.7粒,平均百粒重为6.0g。品种鹦哥绿在12万株·hm-。时的平均绿叶叶面积指数为1.299,密度12万株·hm时的平均分枝数为3.1个,平在密度为18万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