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村前铜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勘查方向-论文.pdf

江西省村前铜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勘查方向-论文.pdf

ID:53071367

大小:770.4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16

江西省村前铜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勘查方向-论文.pdf_第1页
江西省村前铜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勘查方向-论文.pdf_第2页
江西省村前铜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勘查方向-论文.pdf_第3页
江西省村前铜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勘查方向-论文.pdf_第4页
江西省村前铜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勘查方向-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村前铜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勘查方向-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西省村前铜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勘查方向明小泉贺海龙/江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912地质大队【摘要】江西省村前铜铅锌矿是一个铜铅锌储量都达到中型以上规模的多金属矿床,本文作者基于深入的野外地质调查,从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入手,论述了矿体、矿石、围岩蚀变和岩体磁性异常特征,认为矿床产于燕山中期超浅成花岗斑岩与上石炭统黄龙-船山组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接触带及其附近,具有接触带、斑岩体内成矿的特点,属“广义矽卡岩型”型铜铅锌矿床。分析了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为上石炭统黄龙-船山组地层、花岗斑岩、村前倒转背斜,建立了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式,提

2、出了下一步应以CSAMT法寻找隐伏岩体,磁法或高精度磁测探寻异常分布,再以少量钻孔验证,最后以坑道揭露的立体找矿思路和勘查方向。【关键词】铜铅锌矿;夕卡岩型+斑岩型矿床;成矿模式;江西省村前0.引言村前夕卡岩+斑岩复合型铜铅锌矿区位于江西省高安市北西23km处,自1959年地矿部航空物探大队①905队在该区发现航磁异常以来,经过1967年省地质局902大队第一次评价,1975年902大队再次开展矿区②③评价,至1986年,赣西地调大队再次开展补充详查三次勘查,至今已20年,在区域和深部找矿再无突破,步入找矿瓶颈。本文在

3、综合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勘查成果,分析了矿床成矿过程,建立了成矿模式,试图为矿区的深部找矿以及区域找矿提供重要信息和找矿思路。1.地质背景矿区位于扬子板块南缘,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相接的钦—杭结合带北侧;处于九岭地体的南部,萍乡—乐平凹陷北缘,萍—乐凹陷与九岭隆起交接部位的宜丰—景德镇大断裂上(图1)。矿区内发育的主要地层(江西省区域地质志,1982)有:中元古界双桥山群(Pt2sh)一套复理石沉积建造的浅灰色绢云石英千枚岩,石英片岩、变质砂岩及粉砂岩。石炭系上统黄龙组一船山组(C2h—C2c)浅海相碳酸盐岩

4、沉积建造的浅灰~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为矿区主要赋矿层位,与Pt2sh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二叠系下统栖霞组()为浅海相含燧石碳酸盐岩沉积建造的浅灰、深灰色层状-中厚层灰岩、泥灰岩、泥岩、含燧石灰岩,夹有黑色碳质泥岩和含碳钙质泥岩,与C2h一C2c呈平行不整台接触;三叠系上统安源组(T3a)为滨海沼泽相碎屑沉积建造的浅灰、灰白色、红褐色或黑色中厚层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及粉砂岩,与P1q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白垩系上统南雄组(K2n)为陆相碎屑沉积建造的紫红色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等,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5、(图2)。村前岩体为一复式岩体(李均良.2009,梁超群.1996),它具有同期、同源、超浅成多次侵入的特点,并发生过隐爆作用。主要的岩石类型有:黑云母斜长花岗斑岩、黑云母富斜花图1区域构造略图1蛇绿岩、超基性岩;1构造单元边界;3双桥山群;4溪口岩群;5万年群;6张村岩群;7双溪坞岩群;8震旦系-志留系地层;9新元古界-奥陶系地层;10村前矿区图2村前矿区地质略图1三叠系上统安源组;2栖霞组;3黄龙组—船山组;4斜长花岗斑岩;5爆破角砾岩;6石英斑岩;7地质界线;8不整合界线;9勘探线及编号;10平推正断层;11逆断

6、层;12倒转倾伏背斜岗斑岩、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霏细斑岩、晶屑石英斑岩和隐爆角砾岩等。其中黑云母斜长花岗斑岩为村前岩体的主体。岩体侵入于中元古代~三叠纪地层中,而被晚白垩纪地层覆盖。晶屑石英斑岩呈指状伸入黑云母斜长花岗斑岩中,并有黑云母斜长花岗斑岩捕虏体,两者之间见明显的侵入接触界线,隐爆角砾岩与黑云母斜长花岗斑岩、晶屑石英斑岩均呈侵入接触关系,表明岩浆岩侵入顺序由早到晚为:黑云母斜长花岗斑岩—晶屑石英斑岩—隐爆角砾岩。常见绢云母化、菱铁矿化、弱方解石化、高岭石化、硅化、弱绿泥石化、夕卡岩化及金属矿化现象,金属矿物含量

7、2%~3%,主要为黄铁矿,次为黄铜矿、闪锌矿、磁铁矿,多呈细脉浸染状或交代斜长石、黑云母产出。对村前岩体采集的37个硅酸盐分析数据的系统处理表明:w(SiO2)=58.34%~69.90%(集中于62%~66%),w(Na2O+K2O)=6.2%~7.5%,具有低硅、富碱(钾)、贫钛的特征,属钙碱性系列;向低硅-富碱方向演化对铜(金)成矿有利,向高硅方向演化与钼(钨)关系密切,稀土配分曲线为右斜型式,δ(Eu)=0.8~1.2。根据同位素年龄资料,黑云母斜长花岗斑岩的K-Ar年龄为113-117Ma,形成于早白垩世的燕

8、山运动晚期。矿区整体受村前倒转背斜控制。背斜核部为双桥山群变质岩和黄龙组—船山组碳酸盐岩,栖霞组碳酸盐岩构成褶皱的翼部。背斜轴线大致呈32°~65°方向延伸,略呈波状延展,脊线呈鞍状起伏。北翼地层产状平缓,南翼倒转,轴面倾向335°,倾角52°。背斜总体向SW倾伏,倾伏角约为24°。该背斜的轴部和倒转翼在与侵入岩体的接触部位,特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