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吹绵蚧壳虫防治技术探讨.doc

牡丹吹绵蚧壳虫防治技术探讨.doc

ID:53069503

大小:5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1

牡丹吹绵蚧壳虫防治技术探讨.doc_第1页
牡丹吹绵蚧壳虫防治技术探讨.doc_第2页
牡丹吹绵蚧壳虫防治技术探讨.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牡丹吹绵蚧壳虫防治技术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牡丹吹绵酚壳虫防治技术探讨牡丹是一种非常美丽、原产中国的名花,有很好的观赏、药用、油用价值,深受国内外人喜欢,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迅速。但随着面积的不断扩大,牡丹病虫害危害也逐年加重,受害的牡丹生长势衰弱、花色花型衰退、丹皮产量低、苗木品质差、种子产量品质下降,严重影响国内外市场需求,也给花农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吹棉酚壳虫是牡丹主要害虫之一,对牡丹生长影响严重,不仅可使牡丹花朵开的量少花小,而且还会造成牡丹叶片脱落甚至全株死亡。现将其危害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蛤壳虫特征吹绵蛤壳虫别名吹绵酚,同翅目的一种害虫,学名为Iceryapurc

2、hasio雄成虫体长3mm,翅长3〜3.5mm。虫体桔红色;触角□节,每节轮生长毛数根;胸部黑色,翅紫黑色,腹部8节,末节有瘤状突起2个。雌虫体长6〜7mm,身体橙黄色,椭圆形,无翅,触角们节,黑色两性虫体腹部扁平,背面隆起,上被淡黄白色蜡质物,腹部周缘有小瘤状突起10余个并分泌遮盖身体的绵团状蜡粉,故很难见其真面目。每年完成2〜3代,多以若虫态过冬,一般4〜6月间发生严重,温暖潮湿的气候有利于虫害的发生。1酚壳虫危害症状常见寄主为牡丹、金桔、柠檬、玳玳、佛手、山茶、含笑、常春藤、月季、海棠、鞭蓉、石榴等花卉。常群集在叶芽、嫩芽、新

3、梢上危害,发生严重时,叶色发黄,造成落叶和枝梢枯萎,以致整枝、整株死去,即使尚存部分枝条,亦因其排泄物引起煤污病而一片灰黑,严重影响观赏价值。以若虫和成虫群集于牡丹的枝、芽和叶上吸食汁液,并排泄蜜露招引蜂蝇,诱发煤污病,使植株生长衰弱,枝叶变黄,枝条枯萎,芽体萎缩,叶片非正常脱落甚至全株死亡。以受精的雌虫越冬。当牡丹落叶后,可见枝干上有白色斑块状虫体分布全株。在栽植密度过大、枝叶相接的牡丹园或通风不良的家庭盆栽牡丹上容易发生,如不及时防治,扩散传播风险大。2防治措施2.1重视修剪、合理密植剪除过多的病枝、弱枝,改善通风条件,同时种植

4、密度不宜太大,尽量减少翰壳虫的发生、繁殖、传播条件。1.1人工防治随时检查,冬季是防治牡丹吹绵蛟壳虫的好时机。可用刷子或竹片将枝干上所有的虫体刮去,或用剪刀剪去发生严重的虫枝、叶,并及时清理、焚烧。1.2生物防治保护或引放大红瓢虫、澳洲瓢虫,捕食吹绵蛤,这是在生物防治史上最成功的事例之一,因其捕食作用大,可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1.3药物防治卵的初孵期是防治吻壳虫的最佳时期,可使用酚必治进行防治,高效渗透性,效果极佳,如果错过卵的初孵期,可在温度相对较高(30°C左右)效果较好,其次是冬季,并用3〜5。Be石灰硫磺合剂或速扑杀100

5、0倍液涂抹枝干,以毒杀越冬的雌虫和虫卵。冬季防治后如仍有残留的虫体未被杀死,可于第2年3〜4月份幼虫初孵期喷布50%的氧化乐果或马拉硫磷1000倍药液,连续喷洒2〜3次,即可较为彻底地杀灭此种害虫。以后每年春夏之交要不断观察牡丹叶背面及枝条上有无此虫的再度发生,以便做到治早、治小、治了。(收稿:2014-10-0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