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05607
大小:231.93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7
《社会转型时期的“试婚”现象根源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0年第11期世纪桥No.11,2010(总第202期)ShiJiQiao(GeneralNo.202)社会转型时期的“试婚"现象根源分析王闯,焦树国,管刚(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基础部,湖北襄樊441118)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社会开放性的不断提高,西方思想的潜移默化,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在这个时期,恋爱低龄化、试婚、婚外恋、离婚率上升等现象开始出现在人们眼前,并屡见不鲜,它体现出了社会转型时期道德观念的弱化。本文尝试用社会学的视角,从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民主化、社会城市化、文化世俗化、交换利润最大化
2、四个层面对其中的“试婚”现象进行解释研究,通过分析揭示其产生的根源,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看待“试婚”现象,形成正确的婚恋观。关键词:社会学;社会转型;试婚目前,在我国大城市中,“试婚”作为一种时尚,正在普居”的看法,认为“只要是缘于爱情,可以理解宽容”和“不遍而悄然的流行着。“试婚”,顾名思义,是进行一种尝试应当过问别人的私事”的两种人共占89.5%,而认为是性的婚姻,“男女双方不受法律约束,带有一定试验性质的“道德上的堕落”的仅占9.2%,以上资料表明上海地区的婚前同居行为”。¨‘试婚”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当西青年人已基本认可和接受了同居及“
3、试婚”这种生活方式。方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经历“性开放”的洗礼之后,婚前另外,《家庭》杂志社家庭研究中心与有关机构合作,于同居现象就非常普遍了。而在我国,直到改革开放后二十1998年上半年对广州地区的100名婚前同居者的调查显年,这种现象才出现并日益成为时尚潮流,这与我国正在示,只有28%和22%的同居者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压力或进行的社会转型是分不开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而来自单位的压力仅有12%的人感化,我国由封闭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开放的工业社会转型,受到,这表明了社会舆论环境已经相当“宽松”,这就提供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
4、经济体制转型,在政治、经济、文化了试婚行为良好发育的温床。和观念上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综合作(三)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明确禁止“试婚”用在当代人的婚恋层面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离婚率的“试婚”是法律中的一个盲点,大多数关于家庭、婚姻上升、恋爱的低龄化、性开放、未婚同居等现象。本文试图与性的法律和制度,都是在某种既有社会形态进入转型时用社会学的视角,从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民主化,社会城期后,首当其冲地被怀疑,被批判。新中国颁布的第一个市化,文化世俗化,交换利润最大化四个层面对“试婚”现法律就是《婚姻法》,以后于1980年、2001年对其
5、作了两象做解释研究。次修改和补充。但这三部《婚姻法》中都没有对“同居”的一、性解放思潮影响下的“试婚”处罚措施,更没有定罪量刑。另外,随着社会转型,社会组(一)政治上的日益民主化、透明化促使思想上的日益织层面日益呈现出科层化特征,其表现之一就是私人问题民主化、平等化与公务相分离。组织只追求目标的实现及利益的最大化,在当今都市人特别是青年群体中,“男女平等”的思想而对于组织成员的私人问题给予充分的尊重,采取不闻不已深入人心。被封建桎梏压迫了几千年的女性在今天已问,放任自流的态度,这样一来对组织成员的约束作用就开始追求政治平等,经济独立,中国传统的
6、“男尊女卑”的弱化了。思想在她们眼中如同一堆草芥,不名一文。在婚恋问题二、生活方式多元化更加包容“试婚”行为上,他们也不再顾忌父母及社会的看法,把爱情婚姻完全1.城市的异质性使城市具有匿名性和包容性,开放看成是自己的事情。因此,“试婚”在他们观念里只是一种性。在农村社区,人际关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一个通过爱情达到婚姻的途径及生活方式罢了。由私人关系构成的社区基层结构,农村社区是一个没有陌(二)整个社会多以历史优先的原则对“试婚”现象抱生人的社区,社区讲究“礼治”,社区居民的一举一动都被以宽容理解的态度他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农村社区不具
7、备匿名性,人“以行为规范为准则,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的道德价们生活于中有一种被严重束缚的感觉;而在城市社区,个值观向以非道德的价值为中心,以功利行为为规则,具有体意识强烈,建立在业缘关系基础上的人际关系冷漠,“个不稳定性,相对性的道德观转化”。⋯在这一点上,沿海开人自扫门前学,不管他人瓦上霜”,使得试婚者能够在一个放地区比内陆地区明显,城市社区比农村社区要明显。上“安全”的环境中心安理得的进行同居行为。同样,城市异海曾对十八所高校2063名大学生作过调查,对于“未婚同质性强,使得城市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能容纳各种行为和收稿日期:2010—01—25
8、作者简介:王闯(1982一),男,湖北武汉人,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基础部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焦树国(1983一),男,河南焦作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