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同步练习4 中图版必修2.doc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同步练习4 中图版必修2.doc

ID:53042585

大小:4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31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同步练习4 中图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同步练习4 中图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同步练习4 中图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同步练习4 中图版必修2.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同步练习4 中图版必修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方向性问题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种群中生物个体的变异是定向的B.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定向的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D.生物的进化是定向的2.下列哪一项不是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的作用()A.自然选择作用于生物的变异,使有利的变异得到保存,不利的变异被淘汰B.自然选择使生物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性改变C.自然选择可诱导生物的变异发生定向性改变D.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之一3.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同一物种内的生物个体可以自由交配和繁殖B.物种具有遗传稳

2、定性C.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交配一定不能成功D.同一物种内的个体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4.下列属于一个物种的是()A.杂交水稻种B.骡C.三倍体西瓜种D.克隆绵羊5.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害虫,时间愈长,效果愈差的原因是()A.农药诱导害虫产生了抗药性B.农药使害虫产生了隔离C.农药选择并积累了害虫抗药性D.害虫在农药作用下,抗药性越来越强6.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多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C.不同种群基因库不同,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除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外,没有其他隔离方式7.

3、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是()A.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B.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C.产生了生殖隔离D.改变了基因频率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物种形成的有关因素,不正确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物种形成的内因B.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外因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D.物种的形成有的不需要经过隔离9.(多选)20世纪初,美国从印度引种大陆棉,由于检疫的问题,使印度棉红铃虫流入美国,下列关于这一问题的预测,正确的是()A.短时期内,印度红铃虫和美国红铃虫是两个种群4B.长时期后,美国红铃虫可形成一个新的物种C.现在的美国红铃虫和印度红铃虫可自由交

4、配和繁殖D.现在的美国红铃虫和印度红铃虫可能交配成功,但不一定能繁殖10.(多选)20世纪20年代,中国从美国引种大陆棉,对美国大陆棉和中国大陆棉的预期,你认为正确的有()A.中国大陆棉已经形成了很多的品种B.目前的中国大陆棉和美国大陆棉可能是两个物种C.中国大陆棉众多品种的形成跟地理隔离有关D.中国大陆棉众多品种的形成与各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有关11.(多选)下列关于生殖隔离的叙述,正确的有()A.不同物种的动物不能自由交配B.马和驴交配能生骡,故马和驴不存在生殖隔离问题C.不同物种的植物之间不能相互授粉D.东北虎和华南虎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5、问题12.(多选)用现代生物技术能制造出新的生物品种,这主要是由于()A.现代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完成高频率的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B.现代转基因技术可迅速改变生物的基因组成C.现代生物技术可迅速使新品种形成种群D.现代技术可使新品种的产生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13.(多选)下列可使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有()A.基因突变B.遗传漂变C.生物迁移D.基因重组14.公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公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A.每代经常使用的结果B.变异朝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C.繁衍后代的需要D.自然选择的结果二、非选择题:15.阅

6、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1)以上材料是16世纪末,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的金鱼选种的经验之谈,请对其进行翻译:(2)“选择贵精”,“逐日去其不佳者”是指对金鱼进行__________,“分数缸饲养”,可起到_______________的作用。16.下面是关于果蝇对DDT抗药性的进化实验:实验一:将一个果蝇群体(第一代)饲养到一定规模后,用涂有a浓度DDT的玻璃片处理,将成活下来的果蝇后代(第二代)继续饲养到一定规

7、模后用2a浓度的DDT处理,将存活下来的果蝇的后代(第三代)用3a浓度的DDT处理……用同样的方法逐代将DDT浓度增加15a处理果蝇。到第15代时,DTT浓度增加至15a,仍有能抗15a浓度DDT的果蝇存活,因此,实验者认为,果蝇的变异是“定向的”,即是在环境条件(DDT)的“诱导”下产生的,并且认为,该实验证实了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的正确性。4另有学者发现了“实验一”设计的缺陷,怀疑实验一得出的结论的科学性。因而设计了实验二。实验二:将若干对雌雄果蝇分别饲养成若干个家系,此为第一代,然后将每个家系分成两半,用1a浓度的DDT分别处理每个

8、家系的一半。然后在有果蝇存活的家系的另一半果蝇中,再培养若干个家系(第二代),将每个家系分成两半,用2a浓度的DDT处理每个家系的一半。在有果蝇存活的家系的另一半中,再培养若干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