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034120
大小:184.3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4
《思山岭三道河堤防工程治理分析-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5年第4期黑龙江水利科技No.4.2015(第43卷)Hei
2、on~iangScienceandTechnologyofWaterConservancy(TotalNo.43)文章编号:1007—7596(2015)04-0075-03思山岭三道河堤防工程治理分析陆荣,陈刚(辽宁观音阁供水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本溪117100)摘要:河道堤防工程关系着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设计的合理性至关重要,文章以思山岭三道河工程为例,就设计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从工程的任务规模、设计方案及细部设计方面进行论述,得出在思山岭三道河堤防工程规划设计中,设计者应结合工程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
3、设计方案,计算过程应科学合理,这样才可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关键词:堤防;设计;方案;计算中图分类号:TV871文献标识码:B利于行洪。堤距按34—56m控制,至拦河坝下游处,l工程任务及规模右岸堤线布置结束。右岸设计堤长分别1.1工程任务为2244.74m。按照本溪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和城市发展的2.2河道清障规划趋势,将南芬区确定为本溪市重要农业及水产养殖本工程所在河段内由于经过多年河流冲积在部业生产基地,未来发展中将成为本溪市主要的副城。分堤段形成了岩性较单一的滩地覆盖层,层厚约0.5为切实防洪减灾,保护沿岸现有耕地、厂矿企业及重~1.0m左右,影响了河道正常行洪,须进
4、行河道的要的公路交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沿岸居民安清障工作。河滩内除清理出的杂草、腐植土不能作居乐业,拟建细河支流三道河堤防工程。该工程的为筑堤材料外,对于出露的砂砾石料层,均可作为筑建设,可使该区域防洪能力能够达到抵御10a一遇洪堤的材料。在距堤脚3m范围内不在此次河道清障水标准,保护思山岭周围耕地不被洪水破坏,农民的的工作范围。利益得到保证。3工程设计计算1.2工程规模为提高工程所处区域防洪标准,参照本溪市细3.1水面线推算河河道整治规划,根据本工程防护区内的各级建筑、3.1.1河道纵、横断面设计土地面积、人口等情况,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本工程治理河长2.7km
5、,在河床清滩、清障至设计河底高程后,采用梯形断面均质土堤和梯形断面GB50286---98规定,确定该工程所处区域防洪标准为10a一遇,相应建筑物级别为5级,修建堤防全浆砌石,土堤迎水坡坡比为1:2.5,浆砌石迎水坡坡长2.7km。比为1:0.4。背水坡采用直立式。河道设计比降根据实测数据设计为6.7%0。2工程规划与设计3.1.2设计洪峰流量(P=10%)2.1工程堤线布置本次水面线推算所采用的P=10%洪峰流量值工程右岸堤防起点位于三道河东崴子处,由下Q=746.6in/s。而上,堤线呈直线布置,至桩号R0+639.55m处,修3.1.3设计洪水面线推求建一座漫水桥。
6、防洪堤拐角处堤线为曲线段,以便计算公式:[收稿日期]2014—12—29[作者简介]陆荣(1973一),女,辽宁辽阳人,助理工程师;陈刚(1969一),男,辽宁本溪人,工程师。一75—2015年第4期黑龙江水利科技No.4.2015(第43卷)HeilongjiangScienceandTechnologyofWaterConservancy(T0talNo.43)Q=AC(ni)(1)础埋深1.5m。计算成果见表1。4堤防稳定及渗流计算表1P:10%水面线计算成果表m4.1土堤渗透稳定计算分析4.1.1渗透计算防洪堤工程段均处于有限深透水地基上,因此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
7、范》渗流量计算是将堤身和地基的渗透量分开计算,总单位宽度渗流量q为两者之和⋯。计算公式为:q=qD+k0(日1一)/(+/'RlHl+0.88T)3.2堤顶高程确定(4)堤顶高程以P=10%洪水水位加安全超高值后式中:q。为不透水地基上求得相同排水型式的均质与防浪墙高度之和确定,其中防浪墙高0.1m。土堤单位宽度渗流量。堤顶超高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不透水堤基均质土堤身渗透量计算(下游无y=R+e+A(2)水)公式为:风壅水面高度计算:在有限风区情况下,按下式2(Lh㈤计算:1一m20)一。∞co(3)一㈤经计算得出:e=0.00232。式中:q。为单位宽度渗流量,m3/
8、s·m;K为堤身渗波浪爬高计算:当m=1.5~5.0时,可按下式计透系数,1.33×10m/s;为上游水位,2.28m;算:其中堤前波浪的平均波高日及堤前波浪的波长m:为下游坡坡率,2.5h。为下游出逸点高度,m;mL采用下列公式计算:为上游坡坡率,2.5。经计算得,R=0.2m,风壅水面高e可忽略不L1=L+△计。所以Y=R+e+A:0.6m堤顶高程确定见表2。表2各桩号堤顶高程mAL=H(7)求得(1)、(2)联立方程解,得出I-/o、q。值。本次计算将桩号R0+321.5m堤防断面作为渗透标准断面进行计算,最后计算得出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