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033168
大小:316.5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4
《山孕音魂 水生乐态——论音乐艺术与山水文化的关系-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5年第七期《音乐创作》召音魂水态一论音乐艺术与山水文化的关系宋洋慧摘要:音乐是山水文化的重要载体,山水亦是音乐艺术的表现内容,二者相融相生,相连关系一直延续至今,音乐艺术应是山水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山水文化的研究把笔墨过多的给予了画、诗歌、园林,对音乐艺术“述而不作”,笔者冀以下文消除此种尴尬,梳理音乐艺术与山水文化的关系为山水艺术哲学及山水文化的研究提供佐证。关键词:音乐艺术:山水文化:山水清音;古琴音乐:实景音乐剧山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和自觉性缩影,以道家哲学思想为形上基础的山水文化亦是当今学
2、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对山水文化内涵的界定来看,音乐在山水文化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山水为题的音乐非常丰富,特别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琴画和鸣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意义。但,当今学者均扎堆于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等方面诠释山水文化,却对山水文化中起重要作用的音乐艺术视而不见,为消弭这种尴尬,笔者分析音乐艺术与山水文化的共生关系,论证音乐艺术在山水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梳理学界从音乐艺术视角研究山水文化的现状,进而呼吁在进行山水文化研究时应该给予音乐艺术的一席之地。一音乐艺术:山水文化的重要载体音乐艺术是山水文化的象征和缩影,
3、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相互渗透统一的?人类学大师里福德.里福德·格尔兹(C1iffordGreertz)指出:“要想了解事物本质的深处,追溯社会性的对话曲线,把它固定在一种可供考察的形式里,去解释,深描其状况”。.“下面笔者就将音乐艺术放回山水文化演进的“脉络”中,追溯山水音乐的社会性对话,了解缘何音乐艺术能成为山水文化不可分割的缩影与象征。(一)高山流水:发轫于山水的音乐雏态寄情与山水的音乐在产生伊始就留下了高山流水遇知音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的动人故事。此时的山水在先秦社会尚存的历时已久的早
4、期社会之普遍信仰中,赋予了“人格”观念。此观念类似于《诗》、《书》中的“人格天”,即早期中国民族,对于政权兴废问的许多不为人力所掌控者,通遂以“天”去惩罚。此时,自然天被赋予了人格化的意义,担当起了决定政权兴废的重任,作为人间之最高主宰,以意愿性为本。“人格天”思想浸润着先秦音乐,如最先见于《列子.汤问》的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此处,作为自然景观的巍巍高山和洋洋江水被人格化,赋予人伦特征,与
5、占主体地位的人同构,作者借用属于人的价值判断“善”来比喻高山流水的高贵品质,抒发知音难觅、友谊可贵。严格意义上讲,此时的山水并不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在主体意愿的统摄下,仅作为音乐的背景出现,人们对音乐的赏析也是在象征手法的指引下去顿悟被赋予人格意义的山水所传达的真正内涵。《高山》《流水》的乐谱最早见于明朱权《神奇秘谱》,并对《高山》《流水》做如下题解:《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从题解和曲谱中可清楚
6、的看到,作者在先秦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下,把自然的山水人格化,让音乐在对山水的模仿中获得了人所独有的价值判断。曲谱中代表主题的主旋律在宽广的音域里不断跳跃,这种节节推进的音乐衍展手法,仿佛让人看见直耸入云的巍峨高山和由涓涓细流汇集而成的汹涌而出的滔滔江水。刘承华认为:此类音乐就有比德之痕迹,它象征一种精神、一种人格或人的成长历程一一一童年的天真、青年的磨练、中年的成熟,由此,发轫于先秦时期,以“高山流水”为代表的音乐即是自然山水被人格化的假借之物,音乐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模仿、象征,起着藉物喻志的重要作用,并为具有人伦意义的
7、山水在魏晋时期自觉走向自然做了学理上的铺垫。“移情说”虽由西方美学家所提出,但并不是西方文化所独有,中国古代文化实践中存在大量的移情显现,并见诸于各门类文化之中,伯牙学奏《水仙操》的记载中可见:琴苑要录:水仙操,伯牙所作也。伯牙学琴於成连,三年不成,至於精神寂寞,情之专一,未能得也。成连日:“吾之学,不能移人之情,吾师方子春,在东海中”,乃赍粮从之,至蓬莱山,留伯牙日:“吾将迎吾师”,刺船而去。句时不返,伯牙心悲,延颈四望,但闻海水汩没,山林窗冥,君鸟悲号,仰天叹曰:“先生将移我情矣”。乃援琴而作歌日:“繁洞渭兮流澌滢
8、,舟楫逝兮仙不还,移情愫兮蓬莱山,呜钦伤宫兮仙不还”。字里行间中,强调审美主体的“情”与审美客体的“山水”之水乳交融般的关系,这种交融最终发端于音乐的演奏中。这种强调隋”和“景”的完美结合实际上是儒道互补哲学思想在音乐实践中的体现,是儒家的“中和”与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促使艺术家在表情达意时借助自然之景物含蓄、委婉的表述。伯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