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古汉语省略的分类.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东岳论丛【Nov.,2007Vol.28No.62007年11月(第28卷/第6期)(DongYueTribune)古汉语省略的分类孙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关键词]古汉语;语法;省略;分类[摘要]对古汉语省略的研究长期以来存在分类过于简略的问题,以至于目前对省略这种语法现象还看不清。本文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分类,也与现代汉语作比较,以便对古汉语省略做深入的分析,从而进一步说明古汉语语法意合化的特点。[中图分类号]H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353(2007)06-0069-03[1]省略这种语法现象古今汉语都存在。然而“古代汉语
2、的省略句比现代汉语省略句更多、更复杂。”对古汉语省略的分类,汉语语法学界的认识是不够深入的。还停留在将其简单地划分为三大类,即承前省略、蒙后省略和背景省略的阶段。其实古汉语的省略,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做多种分类,不同省略方式也有不同的作用。一、承前省略、蒙后省略与背景省略这是根据省略的成分与未省略的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划分出来的类别。承前省略这一提法源于清人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该书卷二中有“蒙上文而省例”:“古人之文,有蒙上而省者。《尚书·禹贡篇》:‘终南,C物,至于鸟鼠。’正义曰‘三山空举山名,不言治意,蒙上既旅之文也。’是其例也。”这是承前省略了谓语。后代大都沿用俞樾的
3、说法。因此所谓承前省略是指在某一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省略的成分承接前文中的某一成分而省略,古汉语中大部分省略都属于这种情况,也叫“承上省略”。例如:(1)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论语·微子》)[文中()表示此处有省略。下同。](2)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左传·襄公十五年》)例(1)括号内承前省略了主语“丈人”,例(2)承前省略了介词“以”的宾语“玉”。承上省略最常见的是主语省略。蒙后省略这也是清人俞樾首先提出来的。《古书疑义举例》一书中有“探下文而省例”:“夫两文相承
4、,蒙上而省,此行文之恒也。乃有逆探下文而预省上字,此则为例更变,而古书亦往往有之。《尧典》:‘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因下句有‘载’字,而上二句皆不言‘载’。”此例是蒙后省略了中心词“载”。故蒙后省是指省略的成分为探下文而省略,能在下文中出现。又称“探下省略”。例如:(1)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豳风七月》)(2)鼓(),用牲于社,非礼也。(《左传·文公十五年》)例(1)括号内都蒙后省略了主语“蟋蟀”,例(2)蒙后省略了补语“于社”。背景省略如果省略的成分在上下文中都未出现,存在于相关的背景知识中,可以推断出来,这样
5、的省略叫做背景省。例如:(1)楚庄王卒,楚师不出,()既而用晋,楚于是乎有蜀之役。(《左传·宣公十八年》)(2)冬,()同盟于幽,郑成也。(同上,《庄公十六年》)《左传》是较多地运用背景省的例子。因其是对鲁国史书《春秋》进行传释说明的,故不需重复经书,而是点到为止,能省则省。例(1)省略了“鲁”,例(2)参加盟会的有鲁庄公、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收稿日期]2007-09-02[作者简介]孙明,女,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69东岳论丛【Nov.,2007Vol.28No.62007年11月(第28卷/第6期)(DongYueTribune)滑伯和滕子。因为
6、有鲁国参加盟会,且其它国家都是鲁国的盟国,所以主语就全部省略了。二、单一省略与错杂省略这是依据某一语段中省略的成分是否相同而划分出来的类别。如果某一语段中省略的成分相同,就是单一省略。例如:(1)过将去成、景之族,成、景之族赂刘献公。丙申,()杀甘悼公,而立成公之孙鳅。丁酉,()杀献大子之傅、庾皮之子过,()杀瑕辛于市,及宫嬖绰、王孙没、刘州鸠、阴忌、老阳子。(《左传·昭公十二年》)(2)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同上,《襄公十二年》)(3)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同上,《昭公二十六年》)例(1
7、)省略的主语都是“成、景之族”,例(2)省略的谓语都是“临”,例(3)省略的谓语都是“择立”。省略掉相同的成分,使语句紧凑连贯,突出相异之点和重要信息。同时具有一定的修辞作用。这类省略在现代汉语中也存在。古汉语运用较多的是错杂省略,它是指在某一语段同一位置上省略的成分不相同,“往往先省去一个[2]‘甲’,又省去一个‘乙’,接着又省去一个‘甲’。”例如:(1)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左传·定公四年》)(2)邴夏⋯⋯()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同上,《成公二年》)(3)主人县布,堇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