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研究对策.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9卷第1期中国农业气象1998年2月X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研究对策肖扬郭晋平田双宝薛俊杰(山西农业大学,太谷030801)(太原市林业局)(山西农业大学)摘要在系统地分析和讨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的基础上,全面介绍了我国近年来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探讨了我国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情景,重点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地理分布格局、组成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脆弱带和特殊生态系统等几方面的影响,讨论了各方面的研究现状、主要结论和发展趋势,指出了今后研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为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的研究对策和重点研究领域。关键词:气候变化;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对
2、策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15%;其中陆地升温速率比海洋快,北半球高存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举世关注的重大科纬度地区的升温比全球平均快。各区域变化学问题。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持规模和速率差异很大。由于海洋热膨胀和大生物圈的稳定,维护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功陆冰的融化,全球海平面平均升高速率将达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气候变化对森到6cmö10年(3~10cmö10年),预计2030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在未来气候变化的年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20cm,到下世纪末上[15,16]挑战面前林业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对策,对保升65cm。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实现森林资源可2中国气候变化持
3、续利用都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2.1中国古气候变迁特征1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中国气候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表工业化以来,由于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现。从气候变迁的历史背景来看,现代气候处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森林的大面积砍伐等人于第四纪大冰期的一个亚间冰期2冰后期。研类活动,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急剧增究表明,在较大时间尺度上,气候表现出暖湿加,使全球气候在自然变率以外获得一个额2干冷为特征的波动式变化过程。但变化速率外的增温,并将进一步导致全球环境及生态相对来说是缓慢的,过去1万年以来年均温系统的变化。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变幅在±3℃以内,过去3000年以来的温度(IPCC)1990年公布的研
4、究结果,按照现有大变幅为1~2℃。全国各区域气候变化细节不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长速率,到2060年,大气同,但变化趋势和特征基本一致。目前处于自二氧化碳浓度将比工业化前增加一倍;大气1700年代(小冰期1550~1850年)以来的波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将使下世纪末全球平均气动式转暖过程中②。变化趋势与同期全球气温上升3℃(1.5~4.5℃),降水增加3%~X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600115)第一作者简介:肖扬,男,1947年生,大学,副教授收稿日期:1997-01-06②王开发.根据孢粉分析推断1万年来的气候变迁.全国第四纪学术会议文件.1979·20·[11]候变化趋势一致,但位相不同。
5、东部及华北地区,夏季雨量可能减少,但全年2.2中国近百年的气候变化雨量会有所增加,降水的年内及年际变率会[7,8]我国气候在近500年来经历了3个冷期缩小,干旱问题将会有所缓和。但降水问(1470~1520,1620~1720和1840~1890题的不同意见显著比温度问题更多。年,其中以1620~1720年最冷)和两个暖期对我国未来二氧化碳浓度倍增条件下气(1550~1600和1720~1830年),温度变幅候变化的定量预测,目前仍很困难。由于全球0.5~1.0℃,但2个暖期都处于小冰期,温度气候变化情景的定量预测仍存在许多不确定低于目前水平。20世纪以来气温开始回升,性,所以,利用全球模式
6、对区域变化情景的预在近百年中,1940~1945年达到回暖高峰,测可靠性将更差。虽然我国学者为此做出了之后迅速变冷,直到70年代初为冷期,而后巨大的努力,但区域气候变化模式仍有待进再次回暖,到80年代达到另一次暖峰,但回一步研究发展。全球模式的区域修正,不能从[12]暖幅度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全国大部分地区根本上克服不确定性。尚未超过40年代。我国北方地区80年代气赵宗慈利用GFDL,CISS,NCAR,OSU温比50~60年代高0.3~1.0℃,其中东北和UKMO5个全球大气海洋模式,对大气二大部、内蒙古、新疆北部高1.0~2.5℃,而南氧化碳浓度倍增时我国气候进行模拟,其中方部分地区近40
7、年来还有所下降。一般来说以OSU模式模拟结果较易被人们接[11,12]冬季变暖明显,而夏季不明显,有些地区甚至受。结果表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出现夏季变凉,年最低气温都有所上升,而最将使我国气候变暖,全国平均变暖2.69℃,[1,2]高气温多呈下降趋势。其中冬季变暖2.95℃,我国东北、内蒙古西中国近百年来降水的变化趋势表现出鲜部、华南及西南地区变暖幅度高出全国平均明的区域特点,各区域降水变化幅度和位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