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风物与传统文化-探访京西古文化.pdf

北京风物与传统文化-探访京西古文化.pdf

ID:52991305

大小:658.3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4-07

北京风物与传统文化-探访京西古文化.pdf_第1页
北京风物与传统文化-探访京西古文化.pdf_第2页
北京风物与传统文化-探访京西古文化.pdf_第3页
北京风物与传统文化-探访京西古文化.pdf_第4页
北京风物与传统文化-探访京西古文化.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风物与传统文化-探访京西古文化.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北京风物与传统文化探访京西古文化——斋堂考察纪行小组成员:历史学系00621023蓝少华经济学院00625055顾宇政府管理学院00732024张恒源1北京风物与传统文化目录:第一章:绪论..........................................3第二章:桑峪村考察小记................................4第三章:灵水村考察小记................................6第四章:爨底下考察小记................................8第五章:考察感言..

2、....................................92北京风物与传统文化第一章:绪论说起北京,浮现在大家脑海中的更多的是这样的代名词:故宫、长城、天坛、颐和园、圆明园、雍和宫等皇家遗物,或者是大栅栏、老舍茶馆、八大胡同等京味十足的地方,却少有人关心这城墙外的东西。北京的地理是一个辐射四周的范畴,有紫禁城、皇城、京城,也有京郊的广大地域;北京的文化更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合集,有皇族文化、士人文化、市井文化,同时也有京郊的乡土文化。于是我们做出了一个特别的选择,远离京城闹市,前往京西古镇斋堂进行参观考察。斋堂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西部永定河畔

3、,行政区划面积400平方千米。地域广阔、地形复杂、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斋堂镇素有京西重镇之称,永定河、清水河穿境而过,古称“灵桂川”。斋堂村原是唐代古刹灵岳寺供僧侣和香客吃斋的地方,因而得名斋堂。此地成村以后,一直沿用此名。斋堂历史悠久,文化厚重。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地质调查所的科研人员在桑峪村发现了约11万年前的“前桑峪人”。1966年4月,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的学生在东胡林村发现了1万年前的“东胡林人”。2003年10月,北京大学考古专家在东胡林又发现了一座保存较完好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墓葬,出土了完整的人骨化石,填补了北京人类活动史上的空白,是研

4、究京西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状况的宝贵资料。斋堂位于清水河流域的一块平川谷地,曾有十余条古道与四方相通。高辅、牛站村均为元代驿站。斋堂有通连险关要塞、边塞重镇的军行大道,外运西山煤炭山货的商旅大道,以及供香客进香赶会的香道。随着年深日久,在古道上形成了一大景观——古道蹄窝。这说明千百年来,这里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人来客往络绎不绝。这些古道是散布在深山荒岭的历史古迹,是山区人民历史生活的见证。随着古道的开凿,一些村落、店铺也随之出现。古道的兴衰均定了这些村落的沉浮。古道沿线,山村、古庙、古驿站、古戏台、古塔、摩崖石刻随处可见。斋堂独具风貌的明清古民居

5、村落有十几处,是中国北方明清时期乡村民居建筑的典范。这里的民居既有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的皇家四合院,又有因地制宜、依山而建的“山地四合院”。北京地区唯一入选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的爨底下建于明代,保存完整、规划严谨、整体精良,专家誉之为“建筑艺术瑰宝”。灵水村也不遑多让,既有清朝举人的深宅大院,又有众多历史悠久的古代寺庙,现存的十棵古树则是天下一绝。斋堂庙宇众多,凡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之地均建有寺庙。佛教、道教、天主教各领风骚而又相互交融。宗教发展所留下的丰富的建筑和艺术遗产,给本地文化和思想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斋堂地处崇山峻岭之间,军事地位极为重要,自古是

6、兵家必争之地。明万历二十五年,为防蒙古铁骑入犯,建立斋堂城。沿河城是驻军屯兵的重地,早于斋堂城,原为一石头城,至今仍巍然屹立。以沿河城、斋堂城、大寒岭关城、幽州城、黄草梁等七座城楼为代表的明代内长城古城堡,古韵悠悠、意味深长。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山梆子、蹦蹦戏、秧歌等极具地方特色。柏峪村的秧歌戏是北京地区特有的地方剧种,被专家誉为“戏曲的活化石”。这就是斋堂,一个得天独厚、古今兼备的斋堂。村落、古道、城楼、史迹、民俗,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历史沉淀下的斋堂。3北京风物与传统文化第二章:桑峪村考察小记桑峪村是我们此

7、行的第一个目的地。自从道光五年分为前桑峪和后桑榆两个村子以后,这种佛教与天主教的对立一直延续到现在。尽管1979年已经合为一个村,前、后桑峪的分立还是很明显的。到达的时候正是小午,阳光灿灿的,迎面的过街楼一下子就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因为是清代建筑,尽管民国二十二年重修过,仍然不能掩盖岁月的印记,已经破败不堪了。灰黄的土楼,正中石匾前书“紫芝”,背书“凝瑞”,里侧那面墙还写着桑峪的村志。就像这个有着悠长历史的村子,静静地带着历史的痕迹伫立着。村委会就在过街楼左侧,旁边一条窄窄的小道向村子里面延伸着。我们到达的时候小道正在施工,灰尘漫漫,不时响起锤子

8、砸地的声音。我们已经在考察前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解了桑峪的路线,所以我们就径自向久闻的天主教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