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吊电缆卷筒分析.pdf

门吊电缆卷筒分析.pdf

ID:52948549

大小:763.66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4-02

门吊电缆卷筒分析.pdf_第1页
门吊电缆卷筒分析.pdf_第2页
门吊电缆卷筒分析.pdf_第3页
门吊电缆卷筒分析.pdf_第4页
门吊电缆卷筒分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门吊电缆卷筒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降低龙门吊电缆卷筒故障频次机械公司金沙滩QC小组一、小组概况小组名称金沙滩QC小组小组所在部门机械公司组长李振营小组成员10人小组成立日期2005年3月小组登记日期2005年3月小组类型现场型TQC学习情况人均40课时以上小组活动频数每月1-2次注册号HD-J-01-2004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务小组分工鹿伟男36中专经理策划指导小李振营男39中专班长策划协调组袁臣龙男34大专技术组长实施主责张军男31中专专工技术指导成刘峰男27中技电气检修实施员柏祥华男34高中机务检修实施孙宝华男28高中机

2、务检修实施概张穆华男26本科专工技术指导况王震男29高中电气检修实施王晓鹏男24本科机务检修实施夏莲男35大专机务检修实施制表:王震制表日期:2005.4.1二、选择课题本工地目前使用的30T龙门吊是于2004年2月份由安装使用的新机械,但自组装以来,电缆卷筒故障频发,严重影存在问题1响了机械的正常使用。2004年该30T龙门吊故障情况分析9%6%2%电缆卷筒故障小跑车滑线故障存在问题215%大行车行走啃轨变压器故障68%大小钩抱闸故障电缆卷筒故障率68%选择课题降低龙门吊电缆卷筒故障频次1三、

3、活动计划时间阶段活动计划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选择课题现状调查确定目标AP原因分析CD要因确认D制定对策对策实施效果检查巩固措施总结打算制表:王震制表日期:2005.3.15四、现状调查:为了把握现状,我们对在夏港工地使用的同类型机械以及本台30T龙门吊在本工地使用过程中电缆卷筒故障发生情况做了进行调查,统计如下:该30T龙门吊电缆卷筒故障次数统计时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频次夏港工地891011(2003年)黄岛工地910811(2004年)1210864`20第一季度第

4、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2003年夏港电厂工地2004年黄岛电厂工地数据统计:王震制表日期:2005.4.12由以上统计发现:同类型机械存在同样问题,且电缆卷筒故障发生的频次,在机械使用初期与使用一段时间后变化较小,最低发生频次为每季度8次。为进一步找到问题,我们又对黄岛工地一年来出现的电缆卷筒故障进行了分类统计:电缆卷筒故障情况统计表序项目频数(次/年)累计(次/年)累计(%)号A卷筒拉断电缆222257.9%B卷筒电气回路故障83078.9%C卷筒机械故障43481.8%D环境影响33797.

5、4%E其它138100%数据统计:王震制表日期:2005.4.5电缆卷筒故障排列图累计累计频数(次)频率%3810036903297.4%8081.8%287078.9%2422602057.9%5016401230882043411000其它拉断电缆电气故障机械故障环境影响制图:王震制图日期:2005.4.53结论:由以上排列图可以看出,卷筒拉断电缆是30T龙门吊电缆卷筒存在的主要问题。只要解决了此问题,就可以有效降低该龙门吊的故障频次。五、目标确定及可行性分析:1、目标:经过讨论,依据现状调

6、查我们将本次活动目标确定为:每季度发生电缆卷筒故障次数:由最低8次降到不高于4次84次次活动前活动后由现状调查中的排列图可知;只要使占影响因素57.9%的卷筒拉断电缆问题解决到86.3%,就可以2、可行性分析:使电缆卷筒故障频次由8次/季度降到4/季度次。22-22x+8+4+3+1=38×(8-4)/8测算分析x=86.3%小组成员有丰富的维修经验,通过开展活动完全能够解决卷筒拉断电缆问题的86.3%。机械本身从现状调查可知,同类型机械存在同样问题,并且发生频次在组装之初与使用一段时间后无较大

7、变化,说明电缆卷筒在设计上也存在一定问题,我们准备通过此次活动,找出原因,对电缆卷筒进行改造,排除电缆卷筒设计上的问题,将电缆卷筒故障次数降低到不高于4次,属于机械正常水平。综上分析:我们小组此次活动目标完全能够实现。4六、原因分析卷筒拉断电缆因果图机人堵矩电机电压过高缺乏奖惩制度堵矩电机扭力过大卷筒使用频繁擅自离岗收电缆时受拉力大施工生产任务重卷筒收放电缆监护不到位卷筒装置设计不合理电缆弯曲大并易拧劲卷堵矩电机控制方式不合适筒拉断电缆安装前未松劲电缆质量差电遭受到外物损伤缆进货把关不严安装方法

8、不当电缆卷筒与钢性腿横梁不平行电缆行走通道不畅卷筒底座安装不正法料环制表:王震制表日期:2005.4.25结论:共得出九项末端因素:1、堵矩电机电压过高2、堵矩电机控制方式不合适3、施工生产任务重4、缺乏奖惩制度5、电缆行走通道不畅6、进货把关不严7、电缆安装前未松劲8、卷筒底座安装不正5七、要因确认:要因确认一:堵矩电机电压过高确认方法:现场试验验证人:刘峰验证日期:2005.5.14为证实卷筒拉力与堵矩电机电压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堵矩电机前加装一临时调压器进行试验,发现通过降低电机电压卷筒拉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