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福寿螺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pdf

稻田福寿螺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pdf

ID:52939447

大小:67.86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2

稻田福寿螺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pdf_第1页
稻田福寿螺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稻田福寿螺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耕作栽培·植物保护中国稻米2005年第2期稻田福寿螺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12林伟群周锡跃摘要:本文描述了福寿螺的形态特征,总结其为害特点和期,茎叶老化,危害程度不大。农民往往忽视二代螺的防治,发生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减少稻田福寿螺对水稻危害造使其大量繁殖,越冬后成为来年的螺源。一代每只雌螺平均成的损失。繁殖幼螺3000只,孵化率70%,二代每只雌螺平均繁殖幼螺关键词:稻田;福寿螺;发生规律;防治措施1000多只,孵化率60%,1只雌螺经1年两代共繁殖幼螺30万余只,繁殖力极强。福寿螺在夜间产卵,一般产在水面以上福寿螺学名

2、AmpullariagigasSpix,系大型水生螺类,原产干燥物体或植株的表面,如茎秆、沟壁、墙壁、田埂、杂草等阿根廷,被国家环保局列入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上,初孵化幼螺落入水中,以吞食浮游生物等为生。幼螺发育上个世纪80年代,广东、福建、广西、四川等地开始养殖福寿3~4个月后性成熟,除产卵或遇有不良环境条件时迁移外,螺,几年之后,这些重要水稻产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螺一生均栖于淡水中,遇干旱则紧闭壳盖,静止不动,可长达灾。浙江省泰顺县稻田发现福寿螺危害始于1997年,雅阳镇3~4个月或更长。2七旦村14hm稻田出现

3、此害,2002年扩大到15个乡镇3000四、防治措施2hm面积。2003~2004年,笔者对泰顺县稻田福寿螺的为害特根据两年来的观察,笔者认为,采用农业防治、人工防点、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是防治福一、形态特征寿螺的有效方法。贝壳外观,与田螺相似,具有螺旋状的螺壳,颜色随环境1.人工防治一是由于福寿螺主要集中在溪涧水渠和及螺龄不同而异,由淡黄变为深黄或褐色,有光泽和若干条低洼水塘积水处越冬,所以要结合冬修水利,整治河道等机细纵纹,爬行时头部和腹足伸出。头部

4、具触角2对,前触角会,铲除福寿螺的越冬场所,降低越冬螺的成活率和冬后的短,后触角长,后触角的基部外侧各有一只眼睛。成螺贝壳螺口,降低来年的繁殖系数;二是春耕时节,采用人工捕捞方厚,壳高5~7cm,幼螺贝壳薄,贝壳的缝合线处下陷呈浅沟,法,将捕捞到的福寿螺进行集中填埋处理,并且及时清除稻壳脐深而宽。福寿螺雌雄同体,异体交配。卵圆形,直径2mm,田边的各种杂草,将分布在田边由福寿螺产下的粉红色卵块初产卵粉红色至鲜红色,卵的表面有一层不明显的白色粉状进行集中踩杀;三是结合田间管理,发现福寿螺及时捕捉,可物,在5~6月的气温条件下,5

5、天后变为灰白色至褐色,这时入市销售,增加收入。卵内已孵化成幼螺。卵块椭圆形,大小不一,卵粒排列整齐,2.生物防治福寿螺及其卵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卵层不易脱落,鲜红色,小卵块仅数十粒,大的达百粒以上。鸭子的极好饲料,农民可以采取在稻田内养鸭的方法进行防二、为害特点治,这是控制螺害的最佳方法,简单易行,见效快,既可以控福寿螺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发生较为严重,其主要危害制螺害,又可以增加养鸭收入,节本增效,且有利于环保。鸭对象是水稻、茭白、菱角、水生蔬菜等,其中以水稻的受害程子要选择肉食性强,体型较小的品种,经过多年试验,绍兴麻度

6、最重。田间调查表明,福寿螺孵化后稍长即开始啮食水稻2鸭是首选的品种,每667m稻田适宜的养殖密度为15只。等水生植物,尤喜幼嫩部分。水稻插秧后至搁田前是主要受3.农业防治一是通过稻田的灌溉控制来遏制福寿螺害期。它咬剪水稻主蘖及有效分蘖,致有效穗减少而造成减的生长,不需要大水漫灌的时候都保持稻田无水,就可有效产。据调查,一般危害田块,有效穗减少11.5%,减产8.4%,地遏制福寿螺生长,甚至旱死一部分,但这只适合地势平坦2严重田块减产50%以上。2002年泰顺县发生面积3000hm,的稻田;二是采用水旱轮作,冬季种植旱地作物,危

7、害严重的损失粮食1500t。地区夏季改种玉米、大豆等旱地作物,能有效地控制福寿螺三、发生规律的发生。福寿螺发生世代与本地的田螺相似,华南地区一年发生4.药剂防治防治适期,以产卵前为宜。4~6月份,当稻3代,而泰顺县由于海拔较高,年有效积温较低,一年一般发2田每m平均有螺2~3头以上时,应马上防治。在水稻移植后生2代。每年越冬成螺于4~6月产卵,孵化出一代螺,此时正224小时内于雨后或傍晚每667m施用6%密达杀螺颗粒剂是泰顺县单季晚稻营养生长前期,植株嫩绿,为其大发生提供了食物保证,种群数量达到高峰期,是单季晚稻种植区的作者单

8、位:1.浙江省泰顺县农技推广中心,泰顺325500;主要受害期。到8~10月,一代幼螺生长90天开始产卵,卵期2.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为9天,孵出二代幼螺,这时由于水稻等水生植物进入成熟收稿日期:2005-02-21·27·耕作栽培·植物保护中国稻米2005年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