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声音广播 2 数字音频信源编码.pdf

数字声音广播 2 数字音频信源编码.pdf

ID:52929061

大小:1.92 MB

页数:112页

时间:2020-04-01

数字声音广播 2 数字音频信源编码.pdf_第1页
数字声音广播 2 数字音频信源编码.pdf_第2页
数字声音广播 2 数字音频信源编码.pdf_第3页
数字声音广播 2 数字音频信源编码.pdf_第4页
数字声音广播 2 数字音频信源编码.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字声音广播 2 数字音频信源编码.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字音频信源编码1信源编码在通信系统中的位置2(一)、信源编码的任务信源编码又称数据压缩(降低数字信号的数据率),其任务主要是解决数据存储、交换、传输的有效性问题。通过对信源数据率的压缩、力求用最少的数码传递最大的信息量。信源编码的一个主要目标是解决数字编码的数据率压缩问题。3信源编码、解码系统原理压缩的信号768kb/s约100kb/s768kb/sA/D编码器解码器D/A冗余与不相关部分(约600kb/s)4(二)、数据率压缩的必要性(带来的好处)1、减少传输要求的射频带宽,提高频谱利用率。例如:一套CD双声道立体声节目,取样率为44.

2、1KHz,每样值按16比特量化,净数据率为2×16×44.1×103=1411.2kb/s,为确保传输的可靠性,设信道编码率R=1/2,则实际经信道传输的总数据率为:1411.2kb/s×2=2822.4kb/s若信道的频谱利用率为2(b/s)/Hz,则传输一套CD立体声节目所需的射频带宽为2822.4(Kb/s)/[2(b/s)/Hz]1.4MHz,相当于现在7个模拟FM广播电台占用的实际带宽。不进行数据压缩,要想实现传输的数字化是不切实际的。5经过压缩后,若将数据率降至原来的1/7,则利用一个FM电台所占的实际射频带宽就可以传送一套C

3、D质量的立体声节目。数据压缩清除了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数字化的最大障碍。由于数据压缩,在现有通信干线上可开通更多的并行业务。在带宽一定的信道上,可同时安排多套节目。2、较快地传输各种信源,降低信道占用费。3、紧缩数据存储容量,降低存储费用和空间。4、降低发射机功率消耗。6(三)、数据压缩的分类1、可逆压缩又称冗余度压缩、无失真压缩。例如去除重复的数据,根据压缩后的数据恢复原来的数据,无信息丢失。2、不可逆压缩又称“不相关”压缩,压缩时丢掉信号中的“不相关”部分,解码后不能恢复原来的“不相关”部分。7可逆压缩与不可逆压缩可借下图来理解:PCM信号

4、96kb/sPCM信号768kb/s(每声道)768kb/s源编码器源解码器SS’+D_D=0时,为冗余压缩(可逆)D0时,为“不相关压缩”(不可逆)经源解码后,虽然数据率与压缩前相同,但信号的成分在可逆压缩时相同,不可逆压缩是不同的。8(四)、数据率压缩的可能性1、统计分析表明,声音信号中存在多种冗余度。编码时降低信号中的冗余度,解码时可以重建。2、利用人耳听觉的心理声学特性(频谱掩蔽特性和时间掩蔽特性)、人耳对信号幅度、频率、时间的有限分辨能力,凡是感觉不到的成分不编码、不传送。凡是人耳感觉不到的成分,对人耳辨别声音信号的强度、音调、

5、方位没有贡献,称为“不相关部分”。9(五)、何谓与CD可比的质量将压缩后的节目与原版CD节目对比试听,若听不出区别,就可认为数据率压缩的节目有与CD可比的质量。原版节目A(数据率1411.2kb/s)压缩后的节目B(例如192kb/s)先在告知是原版节目节目A的情况下聆听,然后,在不告知是A还是B的情况下聆听A和B,听后由听者判断哪个是A,哪个是B,如果分不清A和B,说明B有与CD可比的质量。10(六)、MPEG音频编码标准1、MPEG1ISO/IEC—11172—31992年标准化取样频率:32KHz,44.1KHz,48KHz数据率:3

6、2Kb/s~384Kb/s声音模式:单声道、双声道立体声、联合立体声编码算法系列与关系:Layer1:MUSICAM的简化版本Layer2:MUSICAM(掩蔽型通用自适应子带综合编码与复用)Layer3:MUSICAM+Aspec(自适应频谱感知熵编码)编码复杂性层(Layer)号能力处理时延11能力:在相同的质量下,压缩率大。(压缩率:未压缩时的数据率/压缩后的数据率)或在相同的数据率下,有更好的质量。兼容性:层号高的解码器可对用本层和低层编码算法的数据流解码。不同Layer的应用:Layer1:DCCLayer2:DAB,电缆

7、和卫星广播(ADR),电缆和卫星电视(DVB),计算机多媒体Layer3:通过ISDN传送广播节目1213不同Layer的比较LayerIIIIII在比较好的质192kb/s128kb/s64kb/s量下每声道的数据率所列出的比特1:3.61:5.61:11率的压缩比滤波器子频带编码子频带编变换编码码频谱分辨率32个子带32个子带32个子带,每子带18条特征基本(简单)最佳编码滤波器组和熵算法编码的联合应用142、MPEG2ISO/IEC—13818—31994年11月标准化,是对MPEG1的发展与扩展多声道环绕声和多语言编码低(半)取样频

8、率低比特率编码取样频率:16KHz22.05KHz24KHzMPEG2也有Layer1Layer2Layer315MPEG1和MPEG2—LSF的数据率标MPEG1,Layer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