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养生之道》PPT课件.pptx

《艾灸的养生之道》PPT课件.pptx

ID:52924554

大小:342.46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3-31

《艾灸的养生之道》PPT课件.pptx_第1页
《艾灸的养生之道》PPT课件.pptx_第2页
《艾灸的养生之道》PPT课件.pptx_第3页
《艾灸的养生之道》PPT课件.pptx_第4页
《艾灸的养生之道》PPT课件.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艾灸的养生之道》PPT课件.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艾灸的养生之道“三伏灸”“三九灸”王莹滕州市中医医院1艾灸治顽疾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而冬至之日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晚上最长的一天,人体阴极阳升,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根据中医针灸理论,在“天人相应”及“时间治疗学”等传统理论指导下,在三九天行艾灸相应穴位,能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起到通经活络止痛的功效。2近年来进行的临床观察,发现“三九灸”治疗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病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慢性胃肠炎、溃疡病、慢性腹泻;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2、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等,效果亦佳。中医有种说法“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月打虎”,因此应夏养三伏、冬补三九。补药吃多了也不好,药物毕竟有些副作用,而针灸则是最天然的绿色进补方法。“三九灸”与“三伏灸”相配合,疗效相得益彰,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能力,行气活血,使人体阳气充沛,经络气血贯通,抗病能力增强。3何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祖国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在疾病的调理以及保健养生中,如果能将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会有事半功倍之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便是这种思想的结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3、”,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高世栻注解:“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是谓春夏养阳,以养阳之生长;秋冬养阴,以养阴之收藏。4为什么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为春夏是阳长阴消的阶段,顺应阳长的气化趋势养阳,效果比其他时候好。秋冬是阴长阳消的阶段,顺应阴长的气化趋势养阴,效果比其他时候好。阴阳是互根互补的,阴为阳之基,无阴则阳无以化;阳为阴之动力,无阳则阴无以生。所以秋冬养阴,也就是为了春夏的阳有根基;春夏养阳,那么秋冬的阴才有动力。5春夏两季阳气盛,阳虚之人,此

4、时养阳可得天助,这便是冬病夏治中药敷贴的理论基础;而秋冬两季阴气盛,阴虚之人需滋阴养液,四季均可补。为何以秋冬最佳?这好比一株干渴的鲜花,春夏养阴犹如中午浇花,浇下去的水分会被蒸发掉一大半;秋冬养阴好比傍晚浇花,同样多的水分不但不会被蒸发,还可兼得晨露的滋养。可见,无论是秋冬养阴还是冬病夏治,均巧妙的运用了天时之利,自然事半功倍。6要保健,艾灸是首选艾灸疗法,祛风、祛湿、祛寒、温经活络。如果把它列为各种保健方面的首选,毫不为过。它操作简单,无副作用,效果显著,经济实惠,试想,还有什么保健方法能与之相比呢。接下来,讲解一下艾灸进

5、行保健的各个穴位及艾灸的方法,供大家参考。7(1)神阙穴:神阙又名脐中,属任脉,为保健要穴,灸此穴,具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益气延年之功效。其方法有隔姜灸、隔盐灸,每次3~5壮,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每次以感到局部温热舒适,稍有红晕为度。(2)气海穴:气海又名丹田,属任脉,为保健要穴。常灸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的作用。常用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妇禁用。(3)关元穴:关元也称丹田,属任脉,为保健要穴,具有温肾固经、补气回阳、通纳冲任之功效。常用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妇禁用。8(4)风门灸:风门为足太阳膀胱经穴,有宣

6、肺解表,祛风通络之功效,主治一切风证,多用于预防感冒,采用隔姜艾灸法,在感冒流行期间,每日灸1次,每次5~10min,连灸10天。(5)中脘灸:中脘为任脉经穴,胃的“募穴”,八会穴之一。具有健运脾胃,补中益气之功效。常用隔姜灸、温和灸。每日灸1次,每次5~9壮,连灸10天。9(6)足三里灸: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具有补脾益肾、调和气血的功效。多灸此穴,以预防中风,为中、老年人保健要穴。用于预防中风,在平时可单灸足三里,有中风先兆时可配合绝骨穴。古人多采用化脓灸,有“若要安,三里莫要干”的谚语。灸此穴有预防老花眼的作用。现代医

7、学研究,艾灸足三里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白细胞、红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免疫力。10(7)身柱灸:有清心宁神,降逆止呕之效。多采用温和艾灸法,用烟卷大小的艾条,每次5~10min,隔日1次,每月不超过10次11在实际操作中,保健艾灸法除上述穴位外,还有大椎穴、膏肓穴、三阴交穴、命门穴、肾俞穴、曲池穴、阳陵泉穴及“伏天穴”等。12保健艾灸法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灵枢·经脉》说:“灸则强食生肉”。说明艾灸法有增进食欲,促进机体生长的作用。“若要安,三里莫要干”。这一养生名言至今仍脍炙人口。艾灸法之

8、所以保健,主要在于它能补气助阳、温益脾肾。13艾灸法是以经络、脏腑等理论为指导,利用某种易燃材料或药物,在穴位上或患处烧熏,借其温热性效能,通过经络的作用来调整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外治方法。《灵枢·经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针、灸、药各具特点,各有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