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和对策探究.doc

黔中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和对策探究.doc

ID:52851659

大小:6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31

黔中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和对策探究.doc_第1页
黔中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和对策探究.doc_第2页
黔中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和对策探究.doc_第3页
黔中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和对策探究.doc_第4页
黔中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和对策探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黔中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和对策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黔中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和对策探究摘要:黔中经济区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布局的“重点经济区”,也即将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承接产业转移是黔中经济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黔中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及现状,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关键词:黔中经济区,产业转移,政策1研究背景贵州省委十届九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加强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意见》,明确将按照以贵阳为中心、迅速培育黔中经济区的原则不断优化城镇发展布局;2010年7月5日到6日在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黔中经济区已被列为国家实

2、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布局的“重点经济区",国家“十二五”规划也已将黔中经济区列入安排部署。2010年10月26日,贵州省第一次工业发展大会作出了“工业强省”战略抉择,黔中经济区作为贵州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在工业强省中发挥着带动性的作用,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发2号文件明确指出建设以贵阳一安顺为核心,以遵义、毕节、都匀、凯里等城市为支撑的黔中经济区。推进贵阳一安顺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贵安新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资源深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2基本概念2.1黔中经济区黔中经济区包括贵阳市全部和遵义市、安顺市

3、、黔东南州、黔南州部分地区,划分为:贵阳环城髙速公路以内的核心圈,距贵阳环城高速50公里以内的带动圈,距贵阳环城高速约100公里的辐射圈,包括贵阳城市经济圈及其周边区域28个市县区。2.2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地区的企业顺应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移动的现象。3黔中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性3.1是打造黔中区域增长极的迫切要求2010年黔中经济区就已经被列为西部大开发布局的重点经济区,也被

4、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意在将其打造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而承接产业转移是黔中经济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3.2是实现贵州省经济腾飞、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贵州省经济却是长期严重滞后,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需要大力发展贵州经济缩小与发达区域的差距,真正实现贵州经济的长足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这需要黔中经济区这个"发动机"和“火车头”的带动以及承接

5、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4黔中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3.1黔中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优势4.1.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首先是作为黔中经济区发展中心的贵阳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随着未来贵阳通往全国七小时快铁交通圈以及沪昆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贵阳通往珠三角、中南地区、北部湾地区的时空距离也必将大大地缩短,将实现贵阳至北京等地7小时,至上海等地6小时,至郑州等地5小时,至广州、西安等地4小时,至武汉等地3小时,至成都、重庆、昆明、长沙等地2小时,为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交通优势。2.1.2X业基础相对完备

6、黔中经济区具有相对完备的工业基础,工业基础件、工程机械、动力机械等装备制造业具有一定的现代化水平。飞机、电子元器件、汽车、机床工具、摩托车零配件,电线电缆、刀具、行业在国内有较高的声誉,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业基础。同时,黔中经济区尤其是贵阳市矿种丰富,以铝矿和磷矿为代表,还是全国三大磷矿基地之一。4.2黔中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4.2.1产业配套能力欠缺黔中经济区产业发展的最佳模式是产业集群发展,该模式就是在特定区域内、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系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以及其他相关

7、机构组成的群体,重要特点是大量的相关企业和机构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4.2.2产业转移环境有待改善虽然贵州省人民政府2010年就发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意见》,但是各地区执行力度各不相同,黔中经济区对这些规定落实还不够到位,也未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制定科学的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同时,有些地区为了追求政绩,片面追求GDP增长、就业率等指标,对承接产业转移没有正确的认识,阻碍了一些产业的合理转移。再次,黔中经济区的承接产业转移的软实力有待完善,政府部门的优惠政策难以兑现、对外来产业设置人为关卡

8、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大大减弱了该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4.2.3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产业转移会涉及到生产和管理,这两个环节都需要有人才的支撑,但是黔中经济区劳动力虽然数量可观,整体素质却不高,一些具有特殊技能的高级人才更是匮乏,这与贵州省长期以来教育的发展落后有密切的关系。以2011年数据为例,贵阳市全年在校研究生11102人,中部的湖北省武汉市全年在校研究生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