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化学教学论文.doc

高职化学教学论文.doc

ID:52851375

大小:6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31

高职化学教学论文.doc_第1页
高职化学教学论文.doc_第2页
高职化学教学论文.doc_第3页
高职化学教学论文.doc_第4页
高职化学教学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化学教学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化学教学论文1对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几点思考1・1化学实验大多数是服务于理论教学其实化学实验教学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独特性,它并不从属和依附于其它教学内容,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设计能力、思维能力是其它教学过程不可替代的。1・2化学实验大多数是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较少如实验的原理、步骤、现象、结论在教材中均已写明。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告知”的被动、消极的学习地位,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了严重束傅和压抑,显然这种实验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不

2、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即使学生实验,一切都是“照方抓药”,学生实验时,只须单纯地进行观察或模仿。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活动降低到最低程度,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通过实验教学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就成了空话。2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基本模式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以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身份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验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现成的原理和规律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实验基础上进行较多的思考和讨论。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识特点提出课题,从设计方法上

3、给予一定的指导,或由学生提出课题,自行设计方案,通过实验、观察、阅读、分析、讨论、课外实践等多种活动:发现”化学规律,完成教学任务。强调教学的探究性,是针对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而言的,传统的教学往往是由教师讲授知识,大量地灌输“权威性”的事实,脱离学生实际构筑“知识结构”,通过验证性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从而达到理解和印证知识之目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按其适用的场合和活动方式可分为两类:一是新课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以师生协同,边讲边实验为主;二是以学生实践为主的综合性研究课题。第一类探究性实验可依据教学内容,对演示实验

4、进行整合或更新,其基本模式为:引发问题一提出假说一实验探究T总结规律-迁移创新这类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把学生置于研究现实未知的问题气氛中,依循“问题一假设实验一观察一再假设—再实验一分析、综合一结论”的思路贯策始终,教师根据教学重点设计实验,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把课堂搬到实验室,把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有机结合起来。例:往滴有酚猷的水中投入一定量Na2O2,观察到先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变红,过一会儿,溶液又变为无色。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使溶液出现褪色?Na2O2与H20反应的原理是什么呢?引导分

5、析:有色物褪色有以下几类:(a)强氧化性物质氧化有色物而褪色;(b)化合成无色物而褪色;(c)物理吸附而褪色;(d)萃取而褪色等。Na2O2本身有强氧化性,与H2O反应产生02和NaOH,NaOH使酚酰变红。变红后又褪色,对于这一现象,提出两种猜测。猜测1:02为常见氧化剂,可能是02把有色物氧化了。猜测2:Na2O2在组成形式上与H2O2相似,Na2O2与H20反应可能生成H2O2的强氧化性使有色物褪色。假设和推理:⑴假设猜测1正确,则往滴有酚猷的NaOH溶液中通02,溶液应褪色。⑵假设猜测2正确,则往滴有酚猷

6、的NaOH的溶液中加H2O2,溶液应褪色,或者在Na2O2与H20反应后的溶液中先加MnO2固体让H2O2分解,然后再滴酚猷,溶液应现红色。验证假设:学生分组设计以下实验验证:实验发现A溶液不褪色,B中溶液褪色,C中溶液显红色。结论:Na2O2与H20反应应有H2O2产生,Na2O2与H2O反应的原理有:2Na2O2+2H2O=4NaOH+O2t(主)Na2O2+2H2O=2NaOH+H2O2(次)第二类探究性实验融合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表现出一定的新颖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可作为优生课外活动的素材,在实验过程中,

7、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启发学生按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方法去探究。其基本模式为:明确探究课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提出假设总结实验成果提炼方法规律。例如:研究AI与CuCI2溶液的反应过程。在小烧杯中配制1mol/LCuCI2溶液插入铝片(过量)。⑴铝片表面析岀红色的固体,反应激烈,放大量的热,烧杯内溶液温度上升。结论:2AI+3CuCI2二2AICI3+3CU(主)⑵在AI片上的Cu周围有很多气泡生成,收集气体点燃,有尖锐的爆鸣声,说明该气体为H2。⑶烧杯底部生成夹有白色沉淀的淡蓝色沉淀。推测:CU

8、2++2OH-=Cu(OH)2;(蓝)AI3++6H2O=2AI(OH)3(白)J+6H+分析:查阅资料表明,在较高温度下,促进了AI3+的水解,生成了白色的AI(0H)3沉淀。⑷随着反应的持续进行,在AI冒出气体的速度加快,淡蓝色沉淀逐渐溶解。分析:生成的AI3+不断水解,溶液的酸度提高,Cu(0H)2跟酸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的铜盐。2AI+6H+二2AI3++3H2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