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847627
大小:5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31
《基础学论针灸学称为中医文化的精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础学论文范文论针灸学称为中医文化的精髓论文导读:要求医者以慈悲为怀,“笃志于仁,业精心诚”,尽心尽力地救治病人,受儒家伦理学影响,中医针灸视“仁心”、“仁人”、“仁术”为行医的三大要素,认为只有“心存仁义之心”的“仁爱之人”,才能将医学真正变成济世活人的“仁术”,才能真正达到“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的目的,才能尽到医者“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的职责。时至今日,“仁”的传承和发扬,对缓解当今医患关系的冷漠、紧张的现状,重新构筑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关键词:活,顺,和活有了辨证论治,中医针灸诊病就突出了一个“活”字。“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就是其临证灵活性的最好诠释。临床上任何一种疾病,在其整个病程中都是变化多端的,每个阶段都有其当时的病机特点。因此,中医针灸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在治疗上曲应其变,既不是固执成方,也不是以一方贯穿疾病的始终,而是随着疾病的动态变化,方随证变,进行灵活的个体化治疗。在各种书刊所载的中医针灸处方,或用穴例举,仅是辨证论治的提示和参考,并非必须遵循的机械规定。同样,也正是因为中医针灸诊病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许多已知或未知的疾病,只要有症状,医者均可制
3、订出诊疗方案,为及时挽救患者赢得时间,这正是中医针灸最大的特色之一。同时,中医针灸诊病又有一定规律性,诊病之灵活性并不意味着随意性和不可预料性。之所以《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是因为人体疾病万变不离其宗,都由经络传变知十二经脉之道,则阴阳明,表里悉,气血分,虚实见,天道之逆从可察,邪正之安危可辨”(《类经》)o所以,对辨证论治而言,经络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抓住了经络即抓住了疾病之纲。“活”是灵魂,体现了中医针灸对整体的把握与对个体的尊重统一。与自然界一样,人体的生息出入均有一定的节律(如心跳、肠鸣、胃
4、蠕动、月经来潮等),顺之则人和,逆之则人病。同时,中医针灸认为人是一个具有“自和”、“自制”调控机制的有机体。因此,中医针灸以“顺”为手段,其辨证施治乃至具体的操作,都含有“顺势”的内在特性。临证治疗时,一方面针对病因及病之所在进行攻逐克伐;另一方面立足于人固有的自愈能力,注重通过经络来激发和调动人体自身的生生之气,以推动机体趋向于整体协调。同时,更强调顺势而治,,尽可能选择与患者阴阳气血活动特性相顺应的针刺手法,来调动机体本身的调节能力,以'‘调”求“和”,而达到整体“阴平阳秘”,实现祛病健身的目的。正如张介宾指出的“为治之道
5、顺而已”,也只有顺应机体的病情变化进行相应的调节,才不至犯虚虚实实之戒。中医针灸“顺势而治”的特性凸现了针灸“治未病”的特点和潜力,如明代高武在《针灸聚英》中提出“逆针灸”的概念,其中“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主张在机体无病或疾病发生之前,预先应用针灸方法,激发经络之气,以增强机体的抗病与应变能力,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减轻疾病的损害程度。窦材在《扁鹊心书》也提出:“人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皖,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在压力倍增的当下,以亚健康人群为切入点,能更好地发挥中医针灸“治未病”的优势。故“以
6、和为贵”是中医针灸的思想模式,认为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人体机能的紊乱、阴阳的失“和”,即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胜或偏衰的结果。正如《灵枢?根结》所言“用针之要,在于知调,调阴与阳”,中医针灸治病的关键在于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通过对机体相应经穴的良性刺激来调动和发挥机体“自和”潜能,使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变化重新建立“和谐”均衡的态势,复归于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中医针灸认为健康的本质是"和谐”,即天人和、心身和、气血和。对待疾病讲求的是“三分治、七分养”,提倡一定程度地“善待”疾病,就像人类的生存需要和平共处,不需要战
7、争一样。健康需要和谐的体内外环境,而不需要太多的对抗治疗,真正战胜疾病还是要靠人体体内自身的抗病能力。也就是说,中医针灸的治病特点,不是直接消灭或祛除病菌,而是通过改变机体的微环境,使得致病因子失去生存、繁殖的条件而间接地治疗疾病。调和阴阳,和谐天人关系正是中医针灸预防和解决人体疾病的不二途径和最终目标。结语如今,中医针灸所蕴含的认知方式、价值取向、养生理念乃至具体的诊疗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认同和接受,这有助于从文化层面促进中医针灸的传承和发展。其文化精髓“仁、顺、活、和”,是中医针灸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土壤,既担负着复兴中国
8、传统文化的先锋角色,也担负着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任,更是医术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针灸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自信自强工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