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三入学测试3

语文--初三入学测试3

ID:5283838

大小:218.9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7

语文--初三入学测试3_第1页
语文--初三入学测试3_第2页
语文--初三入学测试3_第3页
语文--初三入学测试3_第4页
语文--初三入学测试3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初三入学测试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天津学大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天津学大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天津学大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TIANJINXUEDAEDUTIANJINXUEDAEDUCATIONINFORMATIONCONSULTINGCO.,LTD语语语语文文文文测测测测试试试试卷卷卷卷本套试卷共有14道题,做题时间为30分钟。1-2题,每小题8分;3-14题,每小题7分。共100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题。(16分)①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②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

2、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③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④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节选自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选文中,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对此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3、为了赞颂那些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B.希望那些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正史”记录下“脊梁”的事迹。C.强调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对民族生存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D.说明只有中国的“脊梁”,才是我们民族的中坚,才能代表中华民族。2.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人”①和“中国人”②都是指广大的中国人民。B.选段列举古今事例,有力地论证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观点。C.“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强调了古代状元宰相的文章作为论据不够充分。D.选段直接反驳了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的错误观点。二、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的节选文字,回答

4、3~5题。(21分)“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

5、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关注成长每一天关注成长每一天关注成长每一天天津学大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天津学大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天津学大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TIANJINXUEDAEDUTIANJINXUEDAEDUCATIONINFORMATIONCONSULTINGCO.,LTD发挥创造力的真

6、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

7、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3.选文第三自然段中的“这种情况”指的是()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B.这些知识随时都可以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C.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D.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4.下面不属于文中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的一项是()...A.有渊博的知识B.有持之以恒的毅力C.有天才般的智慧和灵感D.有活用知识的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