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817704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30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一、危险化学品一般操作规程1、配制稀硫酸时,必须在烧杯和锥形瓶等耐热容器内进行,并必须缓缓将浓硫酸加入水中,配制王水时,应将硝酸缓缓注入盐酸,同时用玻璃棒随时搅拌。不准用相反次序操作。2、一切试剂瓶要有标签,有毒药品要在标签上注明。3、溶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发热物时,必须于耐热容器内进行。4、严禁试剂入口。如须以鼻鉴别试剂时,须将试剂瓶远离,用手轻轻煽动,稍闻其气味,严禁鼻子接近瓶口。5、折断玻璃管(棒)时,须用钢铿在折断处铿一小槽,再垫布折断。使用时要把断口烧成园滑。如将玻璃管(棒)插入橡
2、皮管或橡皮塞时,应垫布插之,防止折断伤手。6、严禁食具和器具混在一起或互相挪用。7、易发生爆炸的操作,不得对人进行。绀锅口不得对着人,并应事先避免可能发生的伤害。必要时应戴好防护眼镜或设防护挡板。8、一切发生有毒气体操作,须于通风柜内进行。通风装置失效时,禁止操作。9、一切固体不溶物及浓酸严禁倒入水槽,以防堵塞和腐蚀水道。10、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应立即洗干净,不得靠近明火。11、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须用锯将石膏锯开。禁止用它物敲开,以免瓶子破裂。12、处理后的浓酸和浓碱废液,必须先将水门放开,方可倒入水槽。一切废
3、液,如含有害物质超过安全标准,应先行处理,不准直接排入下水系统。13、高温物体(灼热的磁盘或烧坏的燃烧管等)要放于不能起火的地方。14、取下正在沸腾的水或溶液时,需先用烧杯夹子轻轻摇动后才能取下使用,以免使用时突然沸腾溅出伤人。15、使用酒精灯、煤气灯时,注意无色火焰烫伤。二、使用毒品安全操作规程1.凡能产生有毒气体和剌激性气体的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这些气体是:一氧化碳、硫化氢、氟化氢、氯化氢、二硫化碳、氯、碘、二氧化硫、氧化锰、二氧化氮等。2、进行有毒物质的试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或面罩、手套,实验后要洗手,
4、试验中禁止饮食、吸烟。3、所有使用过含毒物的溶液,必须由该试验的工作人员作一定安全处置合乎排放标准后,再倒入下水道,然后仔细洗净仪器和工作地点。4、工作人员手、脸、皮肤、有破裂时,不许进行有毒物质操作,尤其是氢化物的操作。5、一切有毒药品和溶液应倒入废液罐内,禁止直接倒入下水系统。应经过安全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倒入下水道,并用水冲洗水糟。6、禁止用实验室内的任何容器盛放饮料和其它食物。7、处理无名药品,不许用口尝。如嗅其味,可用手掌在药物品表面上空向脸部煽动嗅之。8、有毒液体、生产污水或其它腐蚀性强烈的液体在取样时,不许
5、用口吸取,只能用抽气管吸取。9.遇到下列毒性强烈的物质时,应特别注意安全:汞及汞盐;铅盐及铅;砷化物及砷;氰化物;白磷及磷化氢;氟化物;二硫化碳;钾、钠、氨的氯酸盐;铬的化合物;所有的有机化合物。三、使用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安全操作规程1、搬运和使用腐蚀性药品如强酸、强碱及溴等,要戴橡皮手套、围裙、眼镜,并穿深筒胶鞋。2、搬运酸、碱前应仔细作下列几项检查:(1)装运器具的强度;(2)装酸或碱的容器是否封严;(2)容器的位置固定是否稳;(4)搬运时,不许一人把容器背在背上。3、移注酸碱液时,要用虹吸管,不要用漏斗,以防酸、
6、碱溶液溅出;4、酸碱或其它苛性液体,禁止用嘴直接吸取,如无吸气器可用量筒量取。5、开放盛溴、过氧化氢、氢氟酸、氨水和其它苛性溶液容器时,应先用水冷却,然后开瓶。开瓶时,瓶口不准对人。6、在稀释酸(尤其是硫酸)时,应当一面搅拌冷水,一面慢慢将酸注入。禁止将水注入酸内。7、拿取碱金属及其氢氧化物和氧化物时,必须用镊子夹取或用磁匙采取。8、废酸、废碱必须倒在专门的缸子内。缸子应放在安全的地方。9、如腐蚀性物质触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10.腐蚀性强烈的物质有:溴及溴水;硝酸;硫酸;王水;氢氟酸;酸溶液;氢氰酸;五氧化
7、二磷;磷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冰醋酸;磷;硝酸银;盐酸。四、使用易燃品安全操作规程1、不许将易着火的物质放置在明火附近和试验地区附近。2、在贮存易着火的物质的周围不应有明火作业;点着的煤气(酒精)灯、燃着的火柴和其它等;3、使用在蒸溜或升华易着火的物质应注意:(1)不许用明火加热,加热可用水(油)浴器,电热板或电砂浴,周围也不应有明火;(2)试验仪器应当严密不漏气;(3)在蒸溜装置下面,应有一金属浅盘,(边高80-100公厘);(4)工作地点应有良好的通风,四周不可放置有可燃性的物料。(5)工作时要戴上眼镜
8、。4、在实验室内存放各种可燃性物质随用随取,用后送回专门的贮放地点。5、遇水易着火的物质(如黄磷、过氧化钠、金属纳、钾等)禁止丢入废液桶内。凡能引起火的物质(如废油、废有机溶剂)应集中在专门的容器内放在安全的地方,不得任意乱放。6、一旦发生失火事故,首先应撤除一切热源,关闭煤气和电门,然后用砂子或石棉布盖住失火地点或用四氯化碳等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