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成才宝典-丁华民-吉林文史出版社

教育家成才宝典-丁华民-吉林文史出版社

ID:5281490

大小:596.62 KB

页数:139页

时间:2017-12-07

教育家成才宝典-丁华民-吉林文史出版社_第1页
教育家成才宝典-丁华民-吉林文史出版社_第2页
教育家成才宝典-丁华民-吉林文史出版社_第3页
教育家成才宝典-丁华民-吉林文史出版社_第4页
教育家成才宝典-丁华民-吉林文史出版社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家成才宝典-丁华民-吉林文史出版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qingshaonianchengcaibaodian青少年成才宝典教育家成才宝典主编丁华民志敏吉林文史出版社吉林音像出版社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青少年成才宝典/丁华民主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2ISBN7-80702-342-2Ⅰ.青...Ⅱ.丁...Ⅲ.青少年成才—宝典Ⅳ.G.221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080157号青少年成才宝典丁华民志敏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吉林音像出版社北京潮运印刷厂印刷开本:850×1168mm1/32印张:599字数:4500

2、千字2006年3月第1次印刷ISBN7-80702-342-2/G·221全套(100册)定价:2380.00元目录目录孔子关于教师的基本要求⋯⋯⋯⋯⋯⋯⋯⋯⋯⋯⋯⋯⋯(1)教师的权威培养⋯⋯⋯⋯⋯⋯⋯⋯⋯⋯⋯⋯⋯⋯⋯⋯(3)○孔子———万代师表⋯⋯⋯⋯⋯⋯⋯⋯⋯⋯⋯⋯⋯⋯(4)○孟子———学以致用⋯⋯⋯⋯⋯⋯⋯⋯⋯⋯⋯⋯⋯⋯(9)教师的感化力培养⋯⋯⋯⋯⋯⋯⋯⋯⋯⋯⋯⋯⋯⋯⋯(13)○陶行知的教育实践⋯⋯⋯⋯⋯⋯⋯⋯⋯⋯⋯⋯⋯⋯(14)○徐特立的“诗教”⋯⋯⋯⋯⋯⋯⋯⋯⋯⋯⋯⋯⋯⋯⋯(14)○叶圣

3、陶教子⋯⋯⋯⋯⋯⋯⋯⋯⋯⋯⋯⋯⋯⋯⋯⋯⋯(15)教育活动能力培养⋯⋯⋯⋯⋯⋯⋯⋯⋯⋯⋯⋯⋯⋯⋯(17)○近代“教育之父”夸美纽斯⋯⋯⋯⋯⋯⋯⋯⋯⋯⋯⋯(19)○教育改革家杜威⋯⋯⋯⋯⋯⋯⋯⋯⋯⋯⋯⋯⋯⋯⋯(22)教学操作能力培养⋯⋯⋯⋯⋯⋯⋯⋯⋯⋯⋯⋯⋯⋯⋯(25)○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48)○巧破案中案⋯⋯⋯⋯⋯⋯⋯⋯⋯⋯⋯⋯⋯⋯⋯⋯⋯(50)—1—青少年成才宝典○语文课上的数学题⋯⋯⋯⋯⋯⋯⋯⋯⋯⋯⋯⋯⋯⋯(53)○投石问路⋯⋯⋯⋯⋯⋯⋯⋯⋯⋯⋯⋯⋯⋯⋯⋯⋯⋯(55)

4、○举办科技节培养创造力⋯⋯⋯⋯⋯⋯⋯⋯⋯⋯⋯⋯(57)○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61)○让法律走进课堂⋯⋯⋯⋯⋯⋯⋯⋯⋯⋯⋯⋯⋯⋯⋯(66)○创造力培养案例谈⋯⋯⋯⋯⋯⋯⋯⋯⋯⋯⋯⋯⋯⋯(69)○“主体”与“主导”的换位尝试⋯⋯⋯⋯⋯⋯⋯⋯⋯⋯(72)○拧瓶盖的争论⋯⋯⋯⋯⋯⋯⋯⋯⋯⋯⋯⋯⋯⋯⋯⋯(74)○带线的牛奶瓶⋯⋯⋯⋯⋯⋯⋯⋯⋯⋯⋯⋯⋯⋯⋯⋯(78)○面对爱“钻牛角尖”的学生⋯⋯⋯⋯⋯⋯⋯⋯⋯⋯⋯(79)○换一个角度去思考⋯⋯⋯⋯⋯⋯⋯⋯⋯⋯⋯⋯⋯(81)○从算式到作文

5、⋯⋯⋯⋯⋯⋯⋯⋯⋯⋯⋯⋯⋯⋯⋯⋯(83)○月季与泥土⋯⋯⋯⋯⋯⋯⋯⋯⋯⋯⋯⋯⋯⋯⋯⋯⋯(86)○为卖炭翁设计命运⋯⋯⋯⋯⋯⋯⋯⋯⋯⋯⋯⋯⋯⋯(89)○“鸡兔同笼”的教学反思⋯⋯⋯⋯⋯⋯⋯⋯⋯⋯⋯⋯(92)○磁铁摔断以后⋯⋯⋯⋯⋯⋯⋯⋯⋯⋯⋯⋯⋯⋯⋯⋯(96)○抓住“节外生枝”的机遇⋯⋯⋯⋯⋯⋯⋯⋯⋯⋯⋯⋯(98)○以开放题为载体⋯⋯⋯⋯⋯⋯⋯⋯⋯⋯⋯⋯⋯⋯(101)○学会放弃⋯⋯⋯⋯⋯⋯⋯⋯⋯⋯⋯⋯⋯⋯⋯⋯⋯(104)○替骆驼祥子找一条出路⋯⋯⋯⋯⋯⋯⋯⋯⋯⋯⋯(107)○伸缩钥匙串诞生记⋯⋯⋯⋯⋯

6、⋯⋯⋯⋯⋯⋯⋯⋯(109)著名教育家、学者的家教故事⋯⋯⋯⋯⋯⋯⋯⋯⋯(112)○孟子⋯⋯⋯⋯⋯⋯⋯⋯⋯⋯⋯⋯⋯⋯⋯⋯⋯⋯⋯(112)○司马迁⋯⋯⋯⋯⋯⋯⋯⋯⋯⋯⋯⋯⋯⋯⋯⋯⋯⋯(115)—2—目录○王阳明⋯⋯⋯⋯⋯⋯⋯⋯⋯⋯⋯⋯⋯⋯⋯⋯⋯⋯(118)○胡宗绪⋯⋯⋯⋯⋯⋯⋯⋯⋯⋯⋯⋯⋯⋯⋯⋯⋯⋯(121)○陈寅恪⋯⋯⋯⋯⋯⋯⋯⋯⋯⋯⋯⋯⋯⋯⋯⋯⋯⋯(124)○梁漱溟⋯⋯⋯⋯⋯⋯⋯⋯⋯⋯⋯⋯⋯⋯⋯⋯⋯⋯(127)○吴启迪⋯⋯⋯⋯⋯⋯⋯⋯⋯⋯⋯⋯⋯⋯⋯⋯⋯⋯(130)—3—教育家成才宝典孔子关于教师的基

7、本要求孔子以一生的教育实践活动,在中国教育史上塑造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师形象。他关于教师形象的基本要求被封建统治者奉为“师表”。孔子塑造的教师形象由二个基本内容构成。第一个是“学而不厌”。“学”是教师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以“乐道”、“不厌”的敬业精神,通过“时习”、“自省”和“无常师”等形式进行严格的教学能力的训练。“时习”和“自省”,也就是自我进修。这是孔子教师形象中无休止地自我进修的重要特征。为师的进修特点不在“无师”,而在“无常师”。“三伤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入太

8、庙,每事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接受来自学生的启发、“起予者商也”;“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无所不悦”。这一“起予”和“助我”的思想,到《学记》发展成“教学相长”的概念,揭示了教育、教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孔子把“乐道”看作是比“不厌”更高的要求。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能如此“乐道”,才能有不懈的“时习”,深刻的“自省”和广泛的“无常师”。由—1—青少年成才宝典“不厌”达到“乐道”,由“学而时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