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专项复习卷.doc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专项复习卷.doc

ID:52810507

大小:574.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3-30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专项复习卷.doc_第1页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专项复习卷.doc_第2页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专项复习卷.doc_第3页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专项复习卷.doc_第4页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专项复习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专项复习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Al-27S-32Cl-35.5K-39Mn-55Fe-56Co-59Cu-64Br-80Ag-108I-127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求的)1.已知CoCl2·6H2O(粉红色)CoCl2(蓝色),要使二氯化钴水合物的颜色由粉红色变成蓝色,可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温度B.增大湿度C.研磨D.加入吸水剂【答案】D【解析】要使二氯化钴水合物

2、的颜色由粉红色变成蓝色,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即失水,故可加入吸水剂。2.关于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的3mol/L硫酸的混合液B.温度计插入反应液面以下,以便控制温度在140℃C.反应容器(烧瓶)中应加入少许碎瓷片D.反应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中取出导管【答案】C【解析】A项,实验室制备乙烯所用的原料为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物,3mol/L为稀硫酸,故A错误;B项,温度计要插入反应液的液面下,以控制温度在170℃时生成乙烯,故B错误;C项,为防暴沸,需加入沸瓷片,故C正确;D项,

3、为防倒吸,应先把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故D错误。故选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C.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O42-或SO32-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答案】B【解析】A项,氯水中的次氯酸能漂白pH

4、试纸,不能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值,故A错误;B项,液体加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引入汽化中心,可防止溶液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该采取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重新添加碎瓷片,故B正确;C项,硫酸钡和AgCl均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则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溶液中可能含Ag+,故C错误;D项,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氯化钠是大量的,制得的饱和溶液中硝酸钾量较少,不能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故D错误;故选B。4.下列实验能达到预

5、期目的是()A.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后,再用NaOH中和,并做银镜反应实验——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B.欲除去混在苯中的少量苯酚,可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C.向米汤中加入含碘的食盐,观察是否有颜色的变化——检验含碘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D.向甲酸和甲醛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甲酸后,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检验混合物中是否含有甲醛【答案】B【解析】A项,应该用碘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A错误;B项,欲除去混在苯中的少量苯酚,可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苯酚变为苯酚钠,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6、B正确;C项,碘遇淀粉显蓝色,不是碘酸钾,C错误;D项,甲酸钠也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产生红色沉淀,D错误;故选B。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溴乙烷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B.实验室制备乙烯时,温度计水银球应该插入浓硫酸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液面以下C.溴乙烷和NaOH醇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KMnO4酸性溶液,发现溶液褪色,证明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D.制备新制Cu(OH)2悬浊液时,将4~6滴2%的NaOH溶液滴入2mL2%的CuSO

7、4溶液中,边滴边振荡【答案】B【解析】A项,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溴离子,检验溴离子先加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生成浅黄色沉淀可证明,A错误;B项,实验室制备乙烯时,温度计水银球应该插入浓硫酸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液面以下,以测定反应物的温度,迅速加热至170℃,B正确;C项,乙醇易挥发,乙醇与乙烯均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则不能证明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一定生成了乙烯,C错误;D项,制备新制Cu(OH)2悬浊液时,将4~6滴2%的NaOH溶液滴入2mL2%的CuSO4溶液中,氢氧化钠不足,得

8、不到氢氧化铜悬浊液,D错误;故选B。6.对照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下列装置(部分仪器未画出)不是作为对照实验的是()A.B.C.D.【答案】D【解析】A项,实验A考查物质燃烧的条件,图中白磷与红磷均为可燃物、均与空气接触及同时加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的着火点,属于对照实验,A正确;B项,碳酸钠直接加热,对应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而NaHCO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