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804768
大小:4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30
《激电测井方法与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激电测井方法与技术要求一、井中激电的目井中激电是勘查多金属和贵金属硫化物矿床及寻找井旁和深部盲矿体而及离钻井的距离和方位有效井中物探方法之一,本项目采用的是井中物探测量方法中的五方位地—井测量方式,利用该方法可确定钻孔内每个方位的地质体(矿体)在地下半空间的赋存的位置情况。二、激电测井方法根据本区的地质特点,和寻找井旁、井下地质体采用五方位地—井方式测量。1、装置形式及测量方式(1)采用梯度装置点测方式,即电极MN同时下井,M极在上,N极在下。深度计算点定在MN极的中点。由于MN极距增大,外来电干扰的影
2、响也会增大,同时由于平均作用异常曲线会变得平滑,不利于分辨较小或较弱的矿体异常,结合地质情况分析,设计MN=10m,测点点距等于MN极距,在有意义的井段,特别是在矿体异常的特征点附近,应适当加密。无穷远B极至井口的距离必须足够大。B极距离过小会影响勘探深度和探测范围,并使异常曲线发生畸变。B极距离的确定,依据原则为B极在测量点产生的极化场小于A极在该点的极化场的5%。确定B极距离的关系式如下:式中:—B极至井口的距离;—A极至井口的距离;—测量井深;—B极影响的允许误差。由于上式是在假设地下为均匀介质的
3、情况下导出的,故此实际布置B极时,距离应大于上式的计算值,同时B极尽量布置在垂直矿体走向的方向上。根据钻孔深度和上述公式计算,B极布线为孔深的3倍,如孔深300米,B极布线距孔位900米,B极布线方向垂直地质(矿)体,为北东40度。工作中对所有完成的钻孔首先作r=0(即A极置于井口接套管)到地—井方式测量,在发现井旁盲矿异常或有必要进一步工作时,再进行地—井方式方位测量,即把A极依次布置在钻井的北、东、南、西(或根据实际地质体走向)各方位上,并在每个方位上均作地—井方式测量。方位测量时A极距井口距离r的
4、选择,应以能获得最明显的井中激电异常和最显著的方位差别为原则,通过实验确定r值。一般井深小于500m时,可选用100~300m,井深500~1000m时可选用300~500m。各方位A极至井口的距离应相等,且它们的供电电流强度也应一样,由于钻孔深度在300米以内,A极的的四个方位布线距井口100米。(2)供电电极采用不锈钢电极,长度50厘米,测量电极采用不极化电极。三、激电测井技术要求与质量检查1、野外工作:去井场前,应对供电系统、发送系统、接收系统及通讯设备进行检查,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在井场应妥善
5、安放仪器设备,牢固绞车和井口滑轮,以防电缆跳出轮槽。电源线与测量线应分开布放,排列整齐,以避免干扰。电极系于电缆应连接可靠,并下放到井内液面以下通电检查,在确认整个线路工作正常后方可正式下井测量。无穷远极要布置稳妥,防止被破坏。2、技术保障:测量供电前必须在确定供电回路、电极接地均属正常,布极人员离开裸导线和电极处于安全状态后方可供电;在未确定停止供电时不得触摸电极,发电机停车后方可通知收线和移动电极。电缆与井下电极系连接处的拉力,应小于电缆的允许拉力。井下电极系离井口20m时,应有减速警戒记号。检查绞
6、车刹车正常后方可下放电缆,下放速度不易过快,以防损坏电缆和电极系。下井遇阻时,不得用井下电极系和重锤冲击障碍物。提升电缆遇卡,应立即停车,上下活动电缆以求解脱。3、系统质量检查应在该井测量工作结束时,在相同点位或井段上进行,检查点数或井段应不小于测量工作的10%;当测量工作少时,至少应检查点5个或检查井段20m。4、检查点或检查井段,应布置在对异常控制有意义的井段和质量可疑部位,并力求均匀。当大于3%时,检查质量用相对误差()来衡量,当不大于3%时,检查质量用绝对误差()来衡量。计算公式为:;式中:—测
7、量值;—检查值。5、视激化率异常变化剧烈和视电阻率接近零值的井段,检查只确认异常的存在,不参加质量评价,也不计入检查测量工作量。6、设计精度本次五方位地—井井中激电测量工作设计总精度为Ⅱ级精度,即视极化率相对误差;视极化率绝对误差;视电阻率相对误差。四、仪器设备本次井中物探测量工作采用重庆地质仪器厂生产的DZD—6A型井中激电测井主机、2000米变频自动纹车JCH—2000型、密封软电极系JD—3、JCH—3纹车控制器、井口滑轮、四芯铠装电缆2000米、布极导线5000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