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77835
大小:851.3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7
《灯具亮度限制曲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兰叶为照明工程师社区朋友特别制作室内照明直接眩光控制(灯具亮度限制曲线法)在我们进行室内照明设计时,预防眩光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室内眩光主要有两类:直接眩光和反射眩光。直接眩光是由灯或灯具过高的亮度直接进入视野造成的。反射眩光是指由视野中的光泽表面反射所产生的眩光。我们预防直接眩光,其实就是限制视野内灯或灯具的亮度。我国《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采用CIE推荐的灯具亮度限制曲线,作为评价一般室内照明灯具直接眩光的标准和方法。本文就灯具亮度限制曲线法做一简单的介绍。一、室内直接眩光的产生如上图所示,当人们坐在室内保持平视(视线水平)时,图中眩光角所示方向内的光线是引起
2、直接眩光的主要原因。所以控制直接眩光就是控制此方向内光线的强度,也就是限制灯具45°<γ<85°范围内的亮度。注:γ是灯具与眩光评价视点(即人眼睛)的连线和灯具下垂线的夹角。hs是灯具至评价视点(眼睛)的垂直距离。a是灯具至评价视点(眼睛)的水平距离。tgγ=a/hs。二、灯具亮度曲线的绘制1.要评价灯具的亮度是否合乎限制眩光的要求,首先要画出灯具的亮度曲线。www.5izm.net1兰叶为照明工程师社区朋友特别制作然后把此曲线放在灯具亮度限制曲线表内进行比较,看是否超出推荐的亮度。但灯具的光线是在三维空间内传播的,为了方便设计只选取灯具有代表性的C平面内的亮度进行限制。如果灯具配光轴
3、对称我们可选C0和C90两个半平面。如果不对称,我们可选C0-C180和C90-C270两个平面。当然我们也可以选任意的C平面。我们以亮度L值为横坐标,以γ角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可以在此坐标上绘制出灯具特定C平面的亮度曲线。(灯具厂商会替我们测量出具体数值,并绘制此曲线的。)2.下面是一个格栅灯(SITECO5LF1177-3M3xT1614W)的在DIALux中的亮度数据:www.5izm.net2兰叶为照明工程师社区朋友特别制作可以绘出C0和C90两个半平面亮度曲线,如下图:a/hs放在右边做个参考,它和γ角的关系是tgγ=a/hs。三、《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推荐的灯具亮
4、度限制曲线上图是《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根据CIE推荐的灯具亮度限制曲线简化后的灯具亮度限制曲线表。其中A-H共八条限制曲线,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条和灯具的亮度曲线比较。质量等级:I级:无眩光感。有特殊要求的高质量照明的房间,如计算机房、制图室等。II级:有轻微眩光。照明质量要求一般的房间。如办公室和候车室等。III级:有眩光感。照明质量要求不高的房间,如仓库、厨房等。www.5izm.net3兰叶为照明工程师社区朋友特别制作四、应用实例假设我们要做一室内照明设计,具体要求是:平均照度=1000LX,眩光质量要求为II级。准备使用格栅灯(SITECO5LF1177-3M3xT161
5、4W)。我们可以通过灯具亮度限制曲线检验此格栅灯是否合乎要求。1.因为此格栅灯是无发光侧边的灯具,所以选附图2.1来评价此款灯具。2.由已知条件:平均照度=1000LX,眩光质量要求为II级。可在附图2.1中选择E曲线为限制曲线。图中分1-2-3-4共四个步骤,找到E限制曲线。3.把此格栅灯C0和C90两个平面亮度曲线绘制在附图2.1中,和E曲线进行比较。如下图:www.5izm.net4兰叶为照明工程师社区朋友特别制作4.灯具的亮度分布曲线全面落在限制曲线的左边,即在每个γ角内灯具的亮度都小于限制值,符合眩光限制的要求。也就是说在1000LX的使用照度下,使用此格栅灯能达到眩光II级
6、的要求。5.如果条件变为要达到眩光I级的要求,那么就要选附图2.1中C限制曲线来比较。显然灯具的亮度曲线有部分超过了C限制曲线。如下图:附录二灯具亮度限制曲限及其应用方法灯具的亮度分布曲线一部分落在限制曲线的左边,另一部分落在右边(上图绿线框内部分),则该灯具的亮度在γ<66度内符合要求,其它角度上不符合要求。此时如果还要用这款格栅灯,应该确保室内主要视线方向上的灯具亮度值小于限制曲线上的亮度值。也就是说如果室内的主要视线都是<66度(a/hs<22.2)内,那么也可以使用此灯。五、使用灯具亮度曲线评价直接眩光的局限性此种方法是CIE29-2-1986推荐的方法,有以下限制条件:1.房
7、间形状为矩形平行六面体;2.灯具规则地排列在房间顶部,且主轴与墙平行;3.眩光评价的视点在地面以上1.2m高度(坐姿),并贴近后墙居中;4.视线主要是水平和向下的,其方向与墙平行;5.顶棚反射比不小于0.5,墙和家具设备的反射比不小于0.25;由上面的限制条件可知,用此种方法限制眩光是很有局限性的。它不能够满足千变万化的设计要求,而且误差也很大。但它产生的时代背景是计算机技术还不发达的80年代,当时的照明设计几乎都是笔算。在当时来说,这是个很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点击更多查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