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管理_涵义、缘起与意义

课程管理_涵义、缘起与意义

ID:5277546

大小:358.9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7

课程管理_涵义、缘起与意义_第1页
课程管理_涵义、缘起与意义_第2页
课程管理_涵义、缘起与意义_第3页
课程管理_涵义、缘起与意义_第4页
课程管理_涵义、缘起与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管理_涵义、缘起与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27卷第4期2010年8月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XingtaiPolytechnicCollege、,01.27N0.4Aug.2010课程管理:涵义、缘起与意义方丙丽(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摘要:课程管理是当代课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国内外有待深入开拓的研究领域。明晰课程管理的内涵,理清课程管理的缘起,把握课程管理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以推进课程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进,是本文的基本诉求。关键词:课程管理;涵义;缘起;意义中图分类号:G423.06文献标识码:

2、A文章编号:1008--6129(2010)04_-002肛加4课程管理是当代课程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存在于课程实践中的事实。面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及由此而产生的纷纭众说,这些问题很多其实是课程管理中的问题,明晰课程管理的涵义、缘起与意义,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一、课程管理的涵义课程管_理(curriculummanagement),从字面上理解,即是“对课程的管理”。其中,“课程”是对“管理”的限定,表明它是以课程为对象的一种管理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课程管理的本质,即课程管理因由

3、“课程”的限定而表现出与其他管理活动相异的品性。由于教育研究传统和课程管理体制的规约,我国学者(主要指大陆学者)以往使用“课程管理”这一概念实际上并不多,大多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并且在概念表述上存在着诸多差异。钟启泉的《现代课程论》是国内较早明确提出“课程管理”这一概念的著作。他认为,“课程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部分,但同学校的其它经营活动不同,它是直接地规定了教学活动的管理活动,是学校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课程管理的核心部分是课程编制。课程编制是注重于编制技巧的富于独特性的活动,而课程管理是

4、系统地处理编制技法和人、物条件的相互关系,以教育目标为准绳,加以组织的一连串活动的总称。”llJ我国《教育大辞典》(第一卷)中对课程管理作出了如下界定:“课程管理是对课程编订、实施、评价的组织、领导、监督和检查。”【2j廖哲勋在其《课程论》中指出,“课程管理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有领导、有组织地协调人、物与课程的关系,指挥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使之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31协调人、物资和课程三者的关系是课程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彭虹斌认为,课程管理如同教育管理,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即“我们可以将课程管理分为课程

5、行政管理和学校课程管理。前者是国家对课程的行政管理,包括立法、课程政策的制定、课程标准的颁布、教科书的审定、学校课程实施和评价的监督。后者包括学校课程日常管理和学校课程领导,是学校对如下项目进行管理:课程目标的校本化确认,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141显然,这里对课程管理的主体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区分。台湾学者欧用生认为,“广义的课程管理是指实施国家对该教什么、如何教和如何评量的指令,以达成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狭义的课程管理则指学校促进学习的内在措施,不仅指正式教学的过程

6、,即组织知识、技能、态度,以便传递的形式,也包括如领域的、年级的或班级层次上促进学习的所有措施。”151综观上述课程管理定义,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来看,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研究者对课程管理主体和课程管理内容理解上的不同。实际上,研究者对课程管理的诠释各不相同,这与他们对课程管理中的两个关键词“课程”与“管理”的理解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对课程的内涵及对课程与收稿日期:201旺08一09作者简介:方丙丽(1974--),女,河南信阳人,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学部,讲师。20万方数据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

7、报2010年第4期教学关系的理解不同,由于所持的课程管理主体与层次不同,对课程管理的认识可谓形形色色。我们认为,课程管理,简单地讲就是对课程的管理,具体而言,是在课程规划、编制、实施和评价等运作过程中,采取措施,达成理想的课程目标的过程。课程管理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宏观的课程管理即课程行政管理,包括中央和地方的课程管理,微观的课程管理即学校层面的课程管理,包括学校课程管理和班级课程管理。宏观的课程管理的主体主要是代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其主要课程管理职责在于对课程的宏观调控,即课程立法、课程政

8、策的制定、课程标准的颁布、教科书的审定、学校课程实施和评价的监督等。微观的课程管理的主体主要是学校校长和教师,他们主要担当着创造性地、生成性地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与开发校本课程等课程管理职责。科学的课程管理强调每一层面的课程管理都要改变原来集权化的课程管理模式,主张权力的分享、多方参与和愿景式领导,营造民主化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形成,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和体验。二、课程管理的缘起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很多国家花巨资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