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中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doc

熬中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doc

ID:52761264

大小:3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0

熬中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doc_第1页
熬中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熬中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熬中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 煎药用水:洁净的冷水,勿用开水;药物一般不要清洗。 煎前浸泡:首次煎煮(一煎)一般药物浸泡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的主的药物可浸泡一小时;再次煎煮(二煎)时,不用再浸泡。一煎加水量超过药物2---5厘米,二煎加水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煎煮次数:一般煎煮两次。一次久煎不能代替两次分煎。可把两次煎的药混合到一起分两次服。 煎煮火候:一般未沸前用大火(武火),沸后用小火(文火)保持微沸状态。 煎煮时间:一般药物,一煎应沸后再小火煎20---25分钟,二煎沸后再小火煎15---20分钟; 煎好的药

2、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次应服150---200毫升 一、熬制器具的选择不同的中药在熬制的过程中有所不同如果是需要长期服用中药,最好使用陶器、砂器,在第一次使用陶器和砂器熬制中药前,最好在陶器和砂器里熬一次粥,让陶器和砂器的小孔隙被粥填满,这样在熬药的过程中可以保证更好的熬制,防止药液流失。如果条件不允许或者不想购买砂锅,使用不锈钢制品也是可以的,但是相比陶器和砂器的熬制效果会稍差一些。  二、熬制前的浸泡在煎药前最好将药品浸泡30~60分钟,稍微再长点时间也可以,但不可太久,若浸泡时间太久,煮的是时间可相对缩短一点。赶时间的话可以略去这一步。浸泡的水最好是凉开水,

3、也可以是自来水,凉开水好的原因是:自来水中含有漂白粉,即有大量的氯元素,这样浸泡后熬制会对中药的药效造成影响。如果这两种水都没有,那么放置一段时间的自来水或者纯净水也可以替代。当然,如果有天然或者水质较好的井水或者泉水是最好的。 三、浸泡的加水量和第一煎的加水量浸泡后,直接开始头煎就可以,若略去了浸泡这一步,直接进行头煎,头煎的加水量应与浸泡的加水量相同,且应在加好水后,将锅底擦干,再放在火上熬制。一般的煎药常识上会说加水量为超过药面3-5厘米,但是大家可想而知,如果煎药器具的大小不同,那么3-5厘米的水量是大不相同的,一般量的药,可以参考一个加水量:600毫

4、升-750毫升,大约相当于一般大小饮料瓶的一瓶再多些。  四、一煎/头煎和二煎的煎煮时间一般在拿到药后医生都会大概讲解煎药的时间,病人也应该已经清楚自己的药属于哪一类,下面有针对的描述不同类药的煎煮时间!!!!!!注意煎煮的时间都是从药液煮沸后开始计算解表类药:头煎需10-15分钟,二煎需10分钟左右;一般类药:头煎需20-25分钟,二煎需15-20分钟;滋补类药:头煎需40-50分钟,二煎需25-30分钟。  五、头煎和二煎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头煎和二煎都是先用大/猛火将药液烧开,之后将火调至小/文火熬制,熬制的时间是文火熬制的时间,不包含猛火的熬制时间。头煎煎

5、好后,应立即滤出药汁,再加入比头煎加水量略少的水到头煎后的药渣中(加水量500毫升-700毫升左右),选择加入温开水最好,凉开水次之,自来水再次之,最差的是开水。然后不再浸泡,直接开始二煎即可。  六、其他煎药时需注意的事项!!!1.在头煎和二煎的过程中,最好每隔8分钟左右将药液搅拌一下,将上部没有充分熬制的药材翻动到下面,这样可以防止药品部分糊锅和药液渗出不均匀。!!!2.切记熬糊的中药是不能喝的  七、最后的熬成药液量和服用一剂/次煎药量儿童每剂100-200毫升。成人每剂300-400毫升服药规律,服用时药苦,可在喝下药液20分钟后喝水,以免影响药效1.

6、每天煎一剂/次,每剂煎二汁(即头煎和二煎的药液混合),早、晚各服一次,一次各服用一半,其他医生有要求煎三剂的遵医嘱。2.在拿到药后要向医生咨询清楚服药时间。一般中药在饭后服为宜,对胃肠有刺激的饭后服,解表药趁热服,安神药睡前服,驱虫、攻下药空腹服,一般药饭前服,或遵医嘱。  八、!!!重要注意事项!!!千万不可使用铁、铝、铜等器具熬制,实在没有合适器具时,电饭锅也可以,但是微波炉不可以。!!!由于使用陶器或者砂器进行头煎时,刚放到火上的器具与猛火之间的温差很大,可能会导致炸锅,所以要将器具的底部完全擦干,先开中火,待器具加热后再开至大火为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