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总理大臣鸠山由纪夫的讲话

内阁总理大臣鸠山由纪夫的讲话

ID:5272786

大小:686.2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7

内阁总理大臣鸠山由纪夫的讲话_第1页
内阁总理大臣鸠山由纪夫的讲话_第2页
内阁总理大臣鸠山由纪夫的讲话_第3页
内阁总理大臣鸠山由纪夫的讲话_第4页
内阁总理大臣鸠山由纪夫的讲话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阁总理大臣鸠山由纪夫的讲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內內內閣總理大臣鳩山由紀夫的講話內閣總理大臣鳩山由紀夫的講話於第161616屆國際交流會議16屆國際交流會議“““亞洲的未來“亞洲的未來”””[[[開場白[開場白]]]各位來賓:今天能夠有機會在此迎接在亞洲各國政治、經濟、學術界大顯身手的領袖,並在討論亞洲未來的場合發表講話,我感到非常欣喜和榮幸。去年11月,在新加坡舉行APEC領導人會議之際,我曾提議:本著“東亞共同體”構想、即“開放的區域合作”原則,在擴大EPA、解決環境問題和實現可持續發展、防災、醫療、打擊海盜以及海上搜救等領域開展合作。今天,請允許我重點就與之相關的人員合作與文化合作事宜

2、發表我的看法。[[[我與亞洲交流的出發點[我與亞洲交流的出發點]]]]對我而言,第一位外國朋友是高中時代的一位來自印度尼西亞、名字叫阿古斯・蘇雷瓦的同學。他隨外交官的父親一起來到日本,與我同在離這裏約5公里遠的小石川高中讀書。他那時就像足球明星,在整個學校魅力十足。阿古斯同學高中畢業回國後,一直主要在印尼從事與通訊相關的事業,我與他之間的友誼至今依然如初。記得2004年12月蘇門答臘大地震發生之後不久的一天,我接到阿古斯先生打來的電話,他在電話中說:“由紀夫,知道這場地震造成的災害有多大嗎?請你親自過來看看吧。”當時,我作為影子外務大臣,收到朋

3、友的請求後,馬上乘飛機趕往印尼。我在他的陪同下來到班達亞齊,街道上已然失去往日的生機、一派蕭殺。受到這一淒慘景象打擊的我在回到日本後,向政府提出了許多援助措施要求,其中一些得以實現。當然,災後重建及提供救援不能只依靠個人之間的友情。但與此同時,在這種十萬火急的情況下,只有個人間的紐帶、多年來跨洋友誼具有的信任,才是構成共同面對危難及苦難的基礎。通過與阿古斯・蘇雷瓦先生的牢固紐帶關係,我對這一點頗有感觸。在蘇門答臘地震的大約10年以前,日本的阪神・淡路大地震奪去了超過6400人的寶貴生命。神戶是我妻子的故鄉,那裏有很多朋友和親戚,僅從我個人角度來

4、說,這場災難也令人萬分心痛。但是,這場災難從另一個1角度來看,通過救援和重建活動增強了日本人之間的連帶感,為日本培育大批NPO(非贏利組織)創造了重大契機。同時,日本以及我本人也決不會忘記世界、尤其是亞洲各國所給予的眾多支援及對現場救援的支持。東亞的許多國家和地區,不僅處在地震帶之中,而且還頻繁地受到颱風等災害的影響。此外,在亞洲的很多國家,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醫療衛生體制,而新型感染病的危險已成為不分國界的共同威脅。應對這些問題的每一項措施,都需要周邊鄰國之間的合作關係。日本也有一句諺語說“遠親不如近鄰”,但如果近鄰中再加上好友,那麼沒有什麼

5、比這更讓人心裏感覺踏實的了。大型災害和新型傳染病等是關係到生命的威脅,我們正所謂同乘一船。對於我們東亞人來說,應該超越眼前利益和打算、建立起真正友誼的時代現在已經來臨。就像阿古斯先生與我一樣,能夠時常記起在多情善感的青春時期作為同學不分貴賤高低地一道學習和活動的朋友,對對方整個國家的印象也會因此發生徹底改變。我相信,通過與更多鄰國等周邊國家發生這種關係,就會讓人們的信賴和共鳴不斷擴展,最終能夠奠定區域共同體的基礎。這便是我所宣導東亞共同體構想的出發點。只有實現人與人血脈相通的交流,才能培育出“生命的共同體”。[[[東亞是以文化為基礎的共同體[東

6、亞是以文化為基礎的共同體]]]]與歐洲不同,東亞存在著多樣的宗教和文化,並且經濟發展階段也不相同,許多地區隔海相望,相互間走動並非易事,因此有人擔憂說,東亞共同體構想是不可能實現的。然而,果真會如此所說嗎?我相信,超越國境的共同體的基礎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年輕人與年輕人之間的交流、沒有附加條件的交流。難道這些只不過是夢想而已嗎?今年,奈良建都為平城京恰逢1300年。以象徵著奈良與亞洲聯繫所造的新詞“NARASIA(奈良細亞)”標語為主題的大型紀念活動,將貫穿全年。平城京作為絲綢之路的終點,曾被譽為傳承從中國和印度到希臘和古代東方文明地區文化的

7、“文明博物館”。源自中國漢字的萬葉假名的創立就是在這個時期。在以歐亞大陸各地傳來的文物為基礎的同時,我們創造了獨自的日本文化。此後,諸如鐮倉時代接受南宋文明、近代以後正如“和魂洋才”所示也開始接受西洋文化,我國的獨自文化得到了發展。日本文化2是獨特的,也是值得自豪的,但追溯其源頭,不難發現隔海而來的世界的睿智、特別是亞洲各國的文化。1300年前,甚至於更早以前,從朝鮮半島、中國、東南亞、以及南洋波利尼西亞,許多年輕人為實現夢想,朝著這個小小的島國,滿懷希望地乘坐搖櫓船或小帆船渡過時而狂暴的亞洲海洋,捨生忘死地來到這裏。他們參與了步履蹣跚的日本國

8、的新的國家建設,構築起了我們文化的基礎。我堅信,曾經使東海海域成為爭奪之海的近百年的不幸歷史決不能重演。但是,以數百年、千年為單位上溯以往的歷史,就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