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焦距解析.doc

摄像机焦距解析.doc

ID:52717830

大小:29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29

摄像机焦距解析.doc_第1页
摄像机焦距解析.doc_第2页
摄像机焦距解析.doc_第3页
摄像机焦距解析.doc_第4页
摄像机焦距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摄像机焦距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介绍一来源百科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从透镜的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亦是照相机中,从镜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离。具有短焦距的光学系统比长焦距的光学系统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简单的说焦距是焦点到面镜的顶点之间的距离。如果你在相机的英文规格书上看过“f=”,那么后面接的数码通常就是它的焦长,即焦距长度。如:“f=8-24mm,38-115mm(35mmequivalent>”,就是指这台相机的焦距长度为8-24mm,同时对角线的视角换算后相当于传统35mm相机的38-115m

2、m焦长。一般而言,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焦长约是28-70mm,因此如果焦长高于70mm就代表支持望远效果,若是低于28mm就表示有广角拍摄能力。b5E2RGbCAP“可对焦范围”则是焦长的延伸,通常分为一般拍摄距离与近拍距离,相机的一般拍摄距离通常都标示为“从某公分到无限远”,而近阶段设计的产品则往往还会提供近距离拍摄功能(macro>,以弥补一般拍摄模式下无法对焦的问题。有些相机就非常强调具有支持1厘M近拍的神奇能力,适合用来拍摄精细的物体。p1EanqFDPw相机的镜头是一组透镜,当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穿过

3、透镜时,会会聚到一点上,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就称为焦距。焦距固定的镜头,即定焦镜头;焦距可以调节变化的镜头,就是变焦镜头。<当一束平行光以与凸透镜的主轴穿过凸透镜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会被凸透镜汇聚成一点,这一点叫做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叫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一个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DXDiTa9E3d光心

4、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大至约等于这个凸透镜的焦距。RTCrpUDGiT凸透镜一般不等于焦距,而是略大于焦距。具体的距离与被照的物体与镜头的距离<物距)有关,物距越大,像距越小,(但实际上总是大于焦距>。5PCzVD7HxA由于我们照相时,被照的物体与相机(镜头>的距离不总是相同的,比如给人照相,有时,想照全身的,离得就远,照半身的,离得就近。也就是说,像距不总是固定的,这样,要想

5、照得到清晰的像,就必须随着物距的不同而改变胶片到镜头光心的距离,这个改变的过程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调焦”。jLBHrnAILg在摄影上9/9当将摄影镜头调整到无限远时,其实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焦距。在设计上,是将透镜的主平面与底片或成像传感器的距离调整为焦距的长度,然后,远离镜头的影像就能在底或或传感器上形成清晰的影像。当镜头要拍摄比较接近的物体时,是镜头的实际焦距被改变了。焦距通常使用毫M

6、是35mm规格,镜头的视野经常是根据这种规格标示的。对标准镜头<50mm)、广角镜头<24mm)、望远镜头<500mm)视野都是不一样的。对数码相机上也是一样,它们的感光器比一般传统的35mm底片还要更小,所以相对的只要更短的焦距,就可以得到相同的影像。xHAQX74J0X镜头焦距焦距与人类的眼睛一样,数码照相机通过镜头来摄取世界万物,人类的眼睛如果焦距出现误差<近视眼),则会出现无法正确的分辨事物,同样作为数码相机的镜头,其最主要的特性也是镜头的焦距值。镜头的焦距不同,能拍摄的景物广阔程度就不同,照片效果也迥

7、然相异。如果您经常使用普通的35毫M相机,对相机的镜头焦距应该会有基本的认识,比如一般使用35毫M左右的镜头拍摄风景、纪念照,而用80毫M左右的镜头拍证件照所需要的“大头像”。与传统的相机相比,由于数码相机使用CCD感光器件,因而其镜头上标明的焦距通常是5.0毫M、10毫M等等,在普通的35毫M相机上一般都使用超广角或鱼眼镜头了,而数码相机厂家一般使用的镜头只是相当于35毫M相机的小广角镜头。我们不难看出,对于相同的成像面积,镜头焦距越短视角就越大;而对于同样焦距的镜头而言,成像面积越小,镜头的视角也越小。35

8、毫M相机的成像面积等于135胶卷的感光面积———标准的36×24毫M,数码相机使用CCD传感器代替了传统相机中胶卷的位置,它的面积却有好几种规格,从高档专业相机的18.4×9/927.6毫M到普通数码相机的2/3、1/2、1/3甚至1/4英寸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同样的镜头,在有的数码相机上是广角效果,但在别的相机上可能就变成了标准镜头。看来,我们要依靠焦距值来区分数码相机镜头的视角是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