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712200
大小:250.5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20-04-12
《环境卫生学 空气污染的调查、评价与防护.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空气污染的调查、评价与防护教学目的要求1、按《环境卫生学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理论知识;2、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考方法。主要内容一、大气污染的调查二、调查资料分析评价三、大气卫生防护措施四、大气污染事故的调查和应急措施一、空气污染的调查(一)污染源的调查目的(1)了解并掌握各类大气污染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以及排放特点;(2)检查有关单位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和废气排放标准的情况及废气回收利用和净化的效果;(3)进一步分析该污染源对大气污染的贡献和对居民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污染源的调
2、查点源污染面源污染线源污染对一个工厂或一座烟囱对周围大气影响的调查。对整个城市或工业区的大气污染源进行调查。某交通线路上交通工具的种类、流量和行驶状态、燃料的种类和燃烧情况、废气的成分等。(二)污染状况的监测目的:掌握一个城市或一个工厂周围的大气中所含污染物种类和浓度、大气污染程度、污染范围和污染规律,对大气质量进行评价。为进一步研究大气中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提供基础资料。1、采样点的选择(1)点源污染监测污染源四周布点扇形布点设置对照烟波下方采样随烟波变动的方向,在烟波下方不同距离采样(2)区域性污染监测按照城市功能分区设置采
3、样点采样点呈几何状分布根据城市污染源及人口的分布、地形地貌等因素,有选择地设置采样点采样点现场的要求采样点应设在空旷地点,不受树木或建筑物遮挡和避免局部因素干扰;测定有害气体的采样器放置高度应为1.5m左右,也就是呼吸带高度。颗粒物采样高度为3-5m,避免地面尘土干扰。2、采样时间应结合气象条件的变化特征,尽量在污染物出现高、中、低浓度的时间内采集。3、监测指标对点源周围大气监测时,应根据所排放的主要有害物质为指标;对一个区域进行监测时,一般均常用SO2、IP、TSP等指标。4、采样记录采样时间、流量、周围环境情况、天气状况和测
4、定气象因素(气温、气压)(三)人群健康调查人群健康调查是反映环境质量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最直接的科学依据,所以人群健康调查是大气污染调查与监测项目中的重点内容。1、确定调查现场暴露现场的条件应符合调查目的;尽可能避免各种混杂因子,以保证调查结果的确切性;选择对照区。2、确定调查对象在当地居住年限不少于5年;暴露机会多(包括老人、儿童等高危人群);避免混杂因素干扰;严格选择对照。3、确定观察指标(1)暴露监测根据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暴露(exposure):人体接触某一环境因素的过程。外剂量内剂量生物有效剂量生物标
5、志物(biomarker)外剂量大气监测资料调查问券个体暴露测定内剂量测量头发、血液、尿液等生物材料中的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的量。生物有效剂量指经吸收、代谢活化、转运最终到达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或分子等靶部位或替代性靶部位的污染物的量。(2)健康效应测定疾病资料死亡和发病资料收集调查表生化生理功能测量体检生物材料监测大气污染的生物效应指标生物材料指标意义血液溶菌酶增高慢性支气管炎Ⅱ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肺纤维化呼出气NO增加哮喘、慢支炎肺组织细胞间质蛋白的mRNA增加肺纤维化DNAP53突变肿瘤抑制活性减弱Bmi-1表达增高肿瘤二
6、、调查资料分析评价大气污染调查资料分析评价对人群健康调查资料分析评价(一)大气污染调查资料分析评价1、环境卫生标准(1)概念为了保护人群简括和生存环境,对环境中有害物质以法律形式作出的限值规定以及实现这些限值所作的有关技术行为规范的规定。标准与基准的比较基准标准定义根据环境中有害物质和集体之间的剂量反映关系,考虑敏感人群和暴露时间而确定的对健康不会产生直接或简介有害影响的相对安全剂量(浓度)以保护人群简括为直接目的,对环境中有害因素提出的限量要求以及实现这些要求所规定的相应措施。它是评价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危害的尺度。二者的关系标
7、准的科学依据基准内容的实现体现法律效力无有(2)制订原则1)科学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第一级在小于此种浓度和接触时间内,根据现有的只是,不会观察到直接或简介的反映(包括反射或保护性反应)第二级在大于此种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对人的感觉器官有刺激,对某些植物有损害或对环境产生其它有害作用。第三级在大于此种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可使人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或衰退,引起慢性疾病和缩短寿命。第四级在大于此种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可使对污染物敏感者发生急性中毒或者死亡。我国制订和修订大气卫生标准的原则对机体不应引起急、慢性中毒:最高容许浓度应低于污染物的
8、急性和慢性毒作用阈,包括不引起潜在的远期效应。对主观感觉无不良影响: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限值应低于眼睛、鼻、上呼吸道粘膜的感觉阈或刺激作用阈,在此种浓度下人们感觉不到明显的异臭和不良刺激。对人体健康无间接危害:在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限值下,应不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