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6786
大小:3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08-22
《市场、政府双失灵下的“三农”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市场、政府双失灵下的“三农”问题市场、政府双失灵下的“三农”问题市场、政府双失灵下的“三农”问题市场、政府双失灵下的“三农”问题市场、政府双失灵下的“三农”问题市场、政府双失灵下的“三农”问题市场、政府双失灵下的“三农”问题市场、政府双失灵下的“三农”问题因为知识有限,我只能从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这三要素的配置入手进行讨论: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第一要素是土地。而在我国农村,土地事实上是在不断减少,并且人口在不断增长,就产生了两个现实问题:其一是土地面积减少使之成为高度稀缺资源,要素的稀缺性决定价格,越是稀
2、缺、其价格就越高;并且,越是稀缺资源,私有化的制度成本也越高。再加上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在我国又天然地与传统村社的血缘地缘关系结合,就导致土地产权客观上以社区为边界。其二是任何多少从事过农村政策研究的人都知道的土地“双重功能”。这形成于一般发达国家难以见到的“政府退出”。亦即:农村自发大包干使得政府赖以提取农业剩余的集体化制度解体时,政府的理性选择是“退出”,从此不再承担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农村公共开支,而转由耕地来承担;并且随人均面积不断下降,必然使耕地越来越多地转变为以承担农民的生存保障这种公共品职能为主。这也
3、是我国农地的社区所有制的成因之一。在以上两个限制性条件约束下,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村社所有、家庭承包制度,这个制度在20年改革过程中不断修订和完善,最后被1998年中央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发布的“跨世纪的文件”确立为“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由此决定了农村土地既不能实现完全个人意义上的私有化,也不能被单纯地当作一种生产资料来完全地交给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第二个要素是劳动力。农业人口和农村劳动力的严重过剩,本来不是建国以来才有的现象,而是宋明以来的长期问题。但中国在100年的近现代史上追求重工业导向的工业化,必
4、然造成城乡二元结构,则是今天的人们面对的最起障碍作用的基本体制矛盾。在其约束下,农村剩余人口和劳动力不可能大规模转移,又进一步使得城乡差别不断扩大。到2000年,仅中国农村就有五亿劳动年龄人口,加上不列入统计的“半劳动力”估计有六亿以上。而农业仅仅需要一亿多,至少有三、四个亿劳动力需要转移!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得不顺畅,甚至回流农业,再加上土地不断减少,那么农业劳动力投入的边际效用只能递减到零以下。尽管农业的劳动力投入产出比已经连续4年是负值,但劳动力投入仍然不可能减少,农民作为劳动力的拥有者只能被迫减少劳
5、动时间(一般每年的农业劳动少于100天),但这并不意味着劳动力不吃饭,不消费,结果是一个活劳动的基本生活消费,也就是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过程,都得由土地产出来保证(假如他没有外出打工的话)。因此,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实际上一直在下降,大幅度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在有些资源严重短缺的地方,农业甚至不能维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第三个要素是资金。在上述情况下,作为龙头要素的资金当然就进入不了农业领域,因为资金所有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与之相应出现的两个情况是:一方面,农户家庭经营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是负效益的,这
6、已经导致农业资金每年至少净流出几千个亿;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银行,也不可能向高度分散、从事高风险生产的小农,提供既难以审查监督、又无利可图的小额信用服务。这种官方金融从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退出”,又导致农村出现大面积的高利贷,我自1988年以来从事农民合作金融研究,逐渐理解了政府金融退出小农经济的客观必然性;去年开展的15个省民间信用调查,则进一步揭示了高利贷占领农村的普遍性和历史比较意义。上述事实是显而易见的和常识性的。由此可以认为,一般性地谈市场经济的ABC,对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意义不大。按说
7、我们是最早提出农村改革的市场经济取向的,那是在十多年前,面上的提法还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但是,人们需要“与时俱进”,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以现在这样的国情矛盾和体制矛盾制约,怎么做才能实现“农业”的市场化?以上分析已经说明,在中国农村,最基本的“三要素”现在还没有条件被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那么,进一步的问题是,假如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跟不上,人们憧憬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建筑其上的高成本的管理制度在农村中如何体现?人们约定俗成的市场话语在农民群体边缘化、农村经济凋敝和农业难以可持
8、续的语境中,已经变得很尴尬。而我们现在强调的这些似是而非的政策讨论,又有多少在这样的三农问题上是不尴尬的?了解中国改革“前史”的人还应该知道,其实在过去的所谓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中,农业也从来就不是一种符合计划经济特征的生产,因此才有所谓“改造农民”的问题。另外应该注意的是,人们对农村改革的认识过于意识形态化,很多学者既反感宣传,却又把宣传的东西真地当作事实、并且引证为分析依据,于是,当人们不假思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