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见习心得和体会.doc

初中见习心得和体会.doc

ID:52676450

大小:2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9

初中见习心得和体会.doc_第1页
初中见习心得和体会.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初中见习心得和体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英语课堂教学  听了2周的初二年级的英语课,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以下的看法:一、注意正确掌握、使用英语课堂教学用语。英语课堂教学用语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语言,起到主导的作用。它能使听者在绘声绘色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和启迪,同时也能得到美的享受。所以使用课堂用语要注意如下几点:1、发音准确、吐字清晰的授课语言,是课堂教学优美动听的语言,能让学生如沐春风,乐于接受。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的语音不但要正确、清晰,并且还要鲜明、生动,富于感染力和表现力。2、以激励的语言传达和沟通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听课

2、。从这两个星期的听课中发现,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有益评价,无不是用激励赞美之辞引起学生良好的心理反应,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中受到教师语言的感染和启发的。故此,学生就会以百倍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去努力学习知识。3、以幽默的语言活跃和渲染教学气氛,使其在课堂教学中,既能融洽师生关系,又能加深学生记忆,同时也能让幽默来陶冶学生成为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二、发挥运用形体语言。  形体语言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无声语言。在教学语言中,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以自身表情和体态来表现的。姿态越自然,身体各部位表现出来

3、的动作就越亲切,反映的思想感情就越真实,在课堂上,教学效果也就越好。当语言不足以表达思想感情时,教师若能将形体语言运用得当,将会对教学活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形体语言和有声语言互相结合互相弥补,调动教学信息的组织和传达,促进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进行心理活动,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形体语言注意一下几个方面:1、表情。表情是精神的内在体现,是教态的表现。课堂上有时会出现学生听课不安心、思想不集中等情况,教师会凝视皱眉、放下面孔稍停片刻或抿嘴唇,想说而未说等来提示学生注意;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必要时用

4、冷静的默不做声的方法来制止,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也有益于养成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2、服饰。教师的服饰得体、简洁大方,既能体现教师的精神面貌和内在素质,又能积极地发挥课堂教学效应。在课堂上,若教师不修边幅,着装不伦不类,是很难为学生接受的。因此教师要注重朴素的服饰和美观的仪表。3、眼神。眼神是心理和思维的反映。教师走进课堂第一次与学生交流的就是用目光,无声无形之中,透给学生一种情感,使学生进入听课状态。如果在听课过程中有学生讲话,教师目光一扫或注视一下学生,即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良好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学

5、生常敏感的能从教师眼睛神色里体察和领悟到严肃、信任、激励的目光,以此端正自己的行为。4、手势。手势所反映的是动作语言,但又区别于哑语,它是紧随着口语和眼神,做出暗示和强化教学效果的一种力量,它既能示意肯定,也能摆手否定,还能表示一定的节奏和力度。在课堂上手势动作的发挥和眼睛的神情,均可填补有声语言的不足和空白,从而为教学增添艺术魅力。三、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师的明知故问。好的课堂教学提问,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师只有善于提问,才能使学生的认识活动产生极大动力,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促进学生的思

6、维运动。  提问不仅是课堂的一种智力调动行为,而且是启动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手段。(1)集中注意力;(2)引导学习心智;(3)激发探讨兴趣;(4)促进引发多数学生积极的活动愿望。提问不应是使学生惧怕的考问,而应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支持行为。(1)提示重点;(2)组织教科书内容;(3)提问还有促进的功能;(4)提问还能探索教科书以外的知识,扩展学习范围;(5)通过提问诊断学生学习的特殊困难。提问是课堂上的一种召唤、动员行为,是集体学习中引起互动的聚合力量。(1)提问可以使学生得以表现观点、流露情感、锻炼表述。(

7、2)促进人际活动,加强学生与班级其他成员的沟通与反应。评价功能:(1)了解学生学习成就,分析其弱点;(2)搜集评价材料,检查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序。学生通过反应与回答,可以获得教师的反馈,帮助学生检查教学成效,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以供改进时参考。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深受教师发问的内容及方式的影响。(1)教师提问等于给学生制造问题,教师提问一次,就给学生提供一次思考的机会。(2)提问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考角度,提高思考的层次。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注意点:1、各类问题要兼顾。良好的提问,应包含各层次问题在

8、内,创造性问题仍须以认知记忆性问题、推理性问题及评价性问题为伴。  2、运用有序。各类问题提出之序,认知记忆性问题为先,推理性问题次之,以创造性及评价性问题垫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3、注意语言品质。语言是否清晰,速度缓急是否适度。  4、多数学生参与。使全体学生都能注意反应。  5、选择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提问  6、提问要兼顾宽泛性和指向性  7、根据学习进程,适时使用探询性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