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汇总.doc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汇总.doc

ID:52673952

大小:218.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3-29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汇总.doc_第1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汇总.doc_第2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汇总.doc_第3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汇总.doc_第4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汇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汇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汇总(人教版新教材)登封市直二初中王晓红第七章力 第一节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符号:F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3.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6.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

2、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第二节弹力1.弹性: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2.塑性: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4.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  5.力的测量:

3、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第三节重力1.重力:由于

4、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2.重力的大小:G=mgg=9.8N/kgg的物理意义: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铅垂线(重垂线)的原理: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5.找重心的方法:A.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B.悬挂法找重心6.万有引力: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

5、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

6、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

7、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A、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B、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C、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

8、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第二节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